上没有升腾的水汽,遥远的地方能看见金光下耸立的古格王城。
海月正赤着脚在湖边散步,身后的月见没有带任何马具,却温顺地跟在她的身侧。日落的余晖倾洒在月见身上,宛如一匹高贵的黑缎,有着隐约的光芒。
海月从衣襟中取出景唐寄给她的信,又看了一遍。信上的内容早已经烂熟于心,她一遍遍地摩挲着信纸,似乎这样能触碰到写信人手指尖的温热。这些用来惦念他的时光足够奢侈,使她连一分一秒都不舍得错过。
无奈眼前宽阔的江水宛如山海一般遥远。
她将信纸小心地折好,重新放回衣襟里。
海月拍了拍月见的脖颈,轻轻地说道:“我们回家吧。”
将月见送回了马厩,海月便朝着大帐的方向走去。只见沿路的土房周围已燃起了篝火照亮,偶尔能闻到来自伙房的饭香。
待她回到大帐,只见荀彻和叶清桓在沙盘旁边似乎商讨着什么事宜。海月走过去坐在他们旁边,问道:“怎么了?”
叶清桓道:
“上午巡逻队在山涧谷又发现不少足迹。”
海月看向沙盘,只见山涧谷的位置上插着一只小旗,正是上一次他们劫囚的地方。
“山涧谷离象泉的东大营不远,会不会是他们的人马?”
叶清桓点了点头道:“我也曾想过这样可能,此前便专门去询问过一次。那东大营的士兵说那一带并不属于他们节制,所以也并未有人去那里巡逻。我便想着,会不会是东平城的人…...”
“不管怎么说,多一些防备总是好事。不如从明日起,巡逻队每日巡逻次数翻倍,人手也多加派一些。”
“是。”
荀彻开口道:“上一次我们在东平城搅出如此大的动静,他们一定不会善罢甘休。若他们借此机会攻打过来,我们也要做好迎战的准备才是。”
叶清桓点了点头,道:
“现如今伤员大多已修养了过来,粮草充足,倒也不怕他们打过来。只是,这件事是不是要与江央赞普知会一声?”
海月听了他的话,顿了半晌道:“是,我明日便派信使去。对了,桑奇那边又捉回多少野马?”
“这几日他带了好些人出去,捉了六十多匹回来,马厩都快放不下了。”
“谁说的,是九十匹!”洪亮的一嗓子突然从帐外响起,众人皆侧目看去,只见云顿桑奇□□着上身掀开帘子走了进来。他小麦色的肌肤被太阳晒得发红,乌黑而微微卷曲的头发零散地披在肩上。落日的余晖洒下来将他身上的线条勾勒得极为优美结实,充满了力量和野性的味道。
不知为何,海月看着他□□的上身却无端想起了江央坚赞的面庞,不由地有些古怪的感觉。她不自然地扶了扶额,半遮半掩着自己的眼睛,不再投去目光。
荀彻沉声道:“桑奇,跟你说了几遍,见大统领的时候要穿上衣服。”
云顿桑奇连忙向海月道歉,道:“习惯了这样,主人莫见怪。”
海月没抬头,只别过脸去道:“去穿件衣服再来罢。”
“是,是。”他随即窜出了大帐。
众人看着他远去的身影,无奈地笑了笑。
“刚带回来的野马就先放在营地后面的空地里,教几个弟兄打了桩子,且先围住,将他们野性消一消。新买的马具都还在城里,左右还得等两天。”
叶清桓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早上的时候就让人打了桩,也不知他方才是不是又带了些回来。”
荀彻笑道:“你看他那样子,自然是又带了不少回来。”
海月眨了眨眼睛,笑道:“这样倒是省下我们专去城里买马了。倒是还能多驯养一些,高价卖给象泉人。”
门口又传来一阵响动,只听云顿桑奇的声音又传了过来:“这一次我套的可都是些好马,个大腿长,跑起来特别野。”
他如今的汉语虽有些蹩脚,却还算能听得懂。
海月笑道:“刚回来怎么不去吃饭,伙房里师傅们给你们专门留的。”
“回来的时候抓了几只野兔,给了厨房正炖着,好了叫大伙一块吃。”
“沙漠里的兔子,身上总共也没有二两肉,你们分着吃了罢。”
云顿桑奇摸了摸头,道:“倒还不如送给主人当个宠物养着。”
“你倒有心了,不过我可不大能养活它。若你得了空,给我抓一只猎鹰倒是有些用。”
荀彻闻言,平日里不苟言笑的脸上也不由地泛起几丝笑意来,道:“那桑奇可要费点功夫了。”
云顿桑奇想了想,道:“也有办法,你拿个筐子,里头撒一把米,就成了。”
海月大惊道:“那是捉麻雀的办法!”
“老鹰也一样!摆几条羊肉就成了!”
几人正说笑着,突然听到帐外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
只见一名士兵惊慌失措地前来报信:“大统领,胡杨林东部警哨发现有大批人马,正在向我方杀来。”
海月的神经倏地绷紧,急忙问道:“有多少人?”
“还不知道,警哨方才只派了一个哨兵回来便没了消息。”
海月猛地站起身来,令道:
“传我命令!全军集结!!”
“得令!”
各个统领反应极快,都纷纷回到自己管辖的营地集合部队。
海月立刻取了头盔宝刀随之冲出帐外。她从侍卫的手中接过月见的缰绳,翻身跃马而上。待先锋营集结完毕,她便大声下令道:“荀师兄,你带着弓箭队上到高地!剩余的人都跟着叶参领!”
“是!”
海月策马在大营中来回奔跑着,督促军队加快速度集结。
只见黑压压的云顿铁骑全副武装,分为重甲骑兵和轻甲骑兵两队,两色铠甲宛若两道弯曲盘旋的长龙。海月大声喊道:“云顿桑奇!”
“在!”
“你带着轻甲骑兵,绕道敌后!看清有多少人,回来禀报!切记不可恋战!”
“是!”
“剩下的人,跟我走!”
“是!”
一瞬间,重骑兵开道,向通往大营的必经之地而去。
远处不断地向胡杨林靠拢的敌军,正是隶属于楚正奇的颉莫西南军的一支。
楚正奇在经历了海月的几次突袭之后,他准确地判断出了这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军队。若自己任由其不断壮大,他们很可能成为扎在青海后方的一颗钉子。作为一个老道的军事专家,楚正奇的反应足够快,也足够凶狠。他派出自己的外甥宛昭,带领五千颉莫叛军,遥遥向胡杨林杀来。
尽管龙鹰王令他不准踏足象泉国的领地,楚正奇如今却公然违抗了他的命令。在他看来,他早已把江央坚赞帮助那支队伍脱困一事,当作了整个象泉国对青海的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