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芷才道:“范太太只说感谢爹爹教导范三哥,又提起范家三叔年底回京述职,如果能留京的话,两家要多走动。”
王姨娘拍一下脑门,自嘲道:“我也是糊涂了,当着你们的面儿,她定然不会说……这镯子是她给的见面礼?”
杨芷答应声,将镯子褪下来,递给王姨娘,“说是酒泉玉,萱萱得了只蓝色的,我得了这只绿的。”
“看着光泽不错,”王姨娘对着窗口仔细端详片刻,又倒来一碗水,把镯子放进去。
整碗水立刻变成绿汪汪一片,甚是好看。
王姨娘满意地说:“是样好东西,对了,那个范诚来过好几回,你觉得他相貌如何?”
杨芷想了想,开口道:“我就只见过他一次,记不太清楚了,当时也没好意思细看,感觉应该挺周正……范太太相貌就不差。”
王姨娘思量会儿,道:“如此说来范家还真不错。范先生三个儿子都当官,我记得三四年前他家老大就在广信府任知府,不知道范家老三在吕梁任什么职务?”
杨芷茫然地摇摇头。
王姨娘并不指望从她嘴里知道答案,续道:“能进京述职,怎么也是个从五品的官员,如果是六七品的小官,根本没资格进京。这样看的话,范家比头前的张家可好多了,一家子当官,而且老大至少是个三品四品的大员,稍微拉扯一把就能起来。”
杨芷苦笑道:“姨娘觉得好有什么用,得范家有这份心才行,还得征得母亲同意。”
王姨娘白她一眼,“你就死心眼,等范三爷回来,你爹少不得去拜访,随口透个话儿就成。咱们杨家跟范家是老交情,若能结成亲家有什么不好?你爹一准儿是同意的,哪天我寻个机会给你爹说一声。”
“还是别去了,”杨芷劝道,“上次爹不是说这种事情都是母亲做主?去求父亲不如跟母亲说。”
王姨娘沉下脸,“你懂什么?我又不是专程说这事儿,我还另有别的事情,只不过顺道提一句。”
杨芷看着王姨娘笃定的笑容,没有作声。
只是还不等王姨娘找到合适的机会,辛氏已经将范太太的来意告诉了杨修文。
杨修文满口答应了,“阿诚为人忠厚,学问做得扎实,必然能考中功名,届时请范大哥稍微拉扯,我再暗里使使劲儿,前程定然不差。”
男人跟女人的关注点截然不同。
辛氏道:“我是觉得两家离得近,知根知底的,范三嫂又是个通透的,相处起来容易……就是阿萱太小了,我舍不得她。”
杨修文了解地笑笑,“又不是现在就嫁过去,她跟阿芷都得等到及笄,就是留到十六岁也行。”
“唉——”辛氏重重叹一声,“养闺女有什么好,早晚别人家的人,不合算啊。”
此时北风正呼啸,吹得窗户纸哗啦啦作响,清浅的月光将院子里桂花树的枝桠投映在糊窗纸上,如同怪兽般张牙舞爪。
屋内却是安静闲适。
烛台安放在炕桌上发出温暖的光,墙角高几上的香炉正袅袅冒着白烟,有暗香入鼻。
辛氏手里拿着做了一半的袜子,缝几针就抬起头叹两声。
烛光照在她脸上,有种令人心折的妩媚。
杨修文顿时想起多年以前,他头一次去辛家的时候。
辛归农将他引至书房,不成想屋里有位少女正聚精会神地看书。见有生人来,少女连招呼都来不及打,慌慌张张地离开,却在出门时回头瞧了他一眼。
只是那一眼,杨修文的心里就装了辛氏。
转瞬间,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
看着面前相貌几乎不曾改变的辛氏,杨修文心中一动,忽地吹熄了蜡烛。
第二天辛氏便起得晚,直到杨芷与杨萱来请安才匆忙穿好衣裳。
三人一同用过早饭,辛氏留了杨萱单独说话,“昨天范太太说要结亲,我跟你爹都觉得不错,想把这事定下来,你觉得呢?”
杨萱愣了下,脑海里蓦地就闪现出萧砺的身影。
原本是横眉冷目的跟别人说话,却在察觉到她目光地那刻,整个人立即柔和下来,眼中也带了浅浅笑意。
就是那抹难得地笑,曾教她由衷地欢喜,也让她至今无法忘怀。
可是不能忘又如何?
两人相距太过遥远,迟早也会变成陌路。
杨萱摇摇头,用力挥去那道颀长挺拔的身影,垂眸,低声道:“全凭爹跟娘做主。”
辛氏只当她是害羞,笑着道:“那就定下了,等过个七八天,不,等他们再来求两回,我就答应下来。”
杨萱好笑,“娘何苦来?”
辛氏理所当然地道:“咱们是姑娘家,自然要矜贵些,不能一提就应,求三回才显得心诚。”
杨萱忽而就想到前世,夏太太只来闹过一次,辛氏就应了。
果真是到了绝境,但凡有一线生机,都要尽力去活着……
第55章
过得三五日, 辛媛写信给杨萱请她去玩。
杨萱正按照秦笙教的法子做东坡肉。选取肥瘦相间的五花肉,焯水去掉浮沫, 先放到砂锅里加上一干调料炖, 再转到蒸碗里蒸。
东坡肉不难作, 食材也简单, 都是平常家中所用,就是费火候, 连炖带蒸差不多要一个时辰。
所以冬天最适合学这道菜, 起码守着灶台不用怕热得冒汗。
头一次,王婆子掌勺,杨萱在旁边打下手, 第二天她就独自从头到尾做下来,除去火候稍有欠缺外, 味道极是不错。
杨桂非常给面子, 就着糯软焖烂的肉,搅拌了肉汤足足吃了大半碗饭。
得知要去大舅母家, 杨萱连夜又蒸出来一锅,用陶瓷罐子盛着带了过去。
大舅母揭开盖子闻了闻, 稀罕得不行, “阿萱真是能干,连灶上活计都会。”
杨萱得意地说:“我也会包包子,包饺子, 差不多能置办一桌席面。”
辛媛立刻撇撇嘴, “吹牛, 我才不相信。”
杨芷道:“是真的,阿萱会做许多菜式,还会做点心。”
辛氏笑着解释,“原本是秦家的长女阿笙喜欢下厨,就写了点心方子教给阿萱做,一来二去阿萱也喜欢做菜了。我也没多管,任由她在厨房里折腾,反正最多糟蹋点粮油,能学会了免得自己犯馋。”
辛媛道:“做菜没什么难的,等我也学几道亮出来给你们尝尝。”
大舅母瞪她一眼,“你先做出来再说,免得到时候打了自己的脸。”
辛媛不爱听这话,拉着杨萱跟杨芷出去了。
大舅母无奈地摇摇头,“愁死了,都十二了还是个小孩儿心性,连阿萱一半沉稳都没有,什么时候能长大?”
辛氏脸上露出无法掩饰的得色,“嫂子,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