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还是叫人感动。
其实世间大多女子所求,不过是一个有情郎罢了。
可惜,这世上有情郎难寻,当然有情的女子也难寻,若恰好一双有情人遇见了,便真是缘分了。
林氏倒是很高兴,儿子能知冷知热,知道关心安笙,这反倒高兴,她一直就怕儿子太过木讷,不会讨安笙欢喜。
谢婉容就是既感动又羡慕了,就连福哥儿的母亲都忍不住小声跟福哥儿父亲说:“世子爷对安笙姑娘可真好呀。”
谢婉容听了福哥儿母亲的话,便忍不住又看了陆铮和安笙一眼,然后,又转头去看文韬。
文韬见谢婉容看她,便问:“可是冷了?”
说着,便要伸手解自己的披风,看起来似要解给谢婉容穿。谢婉容见了忙摇头阻止,“我不冷,不冷,你好好穿着吧,千万别招了风。”
文韬闻言便也没有硬要脱下披风给谢婉容。
虽然他没说什么,但谢婉容心里还是一阵甜蜜。
如今这样,她已经知足了,文韬或许不像是那种将情情爱爱挂在嘴边的男人,但至少他心里是有她的,这才是最重要的,不是么?
雪渐渐大了,众人纷纷加快脚步向前走去。
林氏一边走一边感叹道:“又下雪了,今年这雪下的倒是频,我记得,去年拢共也就下了两三场雪吧,今年这年节前就已经下了不止三场雪了。”
今年雪下得确实频繁了些,福哥儿的父亲也忍不住喃喃自语般地道:“今年的雪是比往年频了些,也不知道明年的收成会不会受影响……”
农家人最担心的,便是天灾年月里,会影响庄稼的收成。
其他人虽然不种地,但也都不是不知人间疾苦的,听了福哥儿父亲这话,忙都问他,是否真能以此预估出明年的天气收成。
听说有经验的老农是能通过天气变化来判断收成的,福哥儿的父亲年纪虽说也不算太大,但是,想来也是知道些的吧。
陆铮想的却更远。
邺京这里风雪不断,也不知道西北那面的情形如何……
西北苦寒,每年冬日风雪总是不断,一直到了来年春日才会好些,每年的严冬,对于戍边的将士来说,都是一场严苛的考验。
陆铮今年没有镇守西北,却挂念那里的将士们,也不知道将士们今年的军饷用度可有被克扣?
说话间,他们便到了陆家马车停驻的地方。
林氏招呼安笙、谢婉容还有福哥儿的母亲,并青葙和扶冬二人跟着她进马车去,其他人则骑马。
安笙准备上车的时候,见陆铮愣愣的,似乎有些走神,便留了意,想着待会儿再私下问问他怎么了。
第786章 “酬谢”
马车辘辘而行,雪渐渐下的大了,地上留下两道车辙印子,回程的喜悦在福哥儿父亲说完那句话之后,渐渐变得淡了起来。
虽说他们这些人都不必自己亲自耕种,可是也明白,若是地里收成不好,对于靠庄稼吃饭的农人来说,是件多么糟糕的事情。
可是,若真有天灾,却不是人力可以避免的,现在他们能做的,一则是要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二则,便是尽力做些准备,以备不时之需了。
好在福哥儿的父亲也说,若是往后不再常下大雪,倒也无碍,冬日里下点儿雪,原本是利于来年收成的,俗话说得好,瑞雪兆丰年么。
陆铮因为记挂着西北将士,一路上都有些沉默,文韬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也有些出神,倒是杜奕衡和林子轩,时不时地跟福哥儿父亲交谈几句,倒是也没叫气氛冷了。
相处了这大半天,又算是一起经历的这些事,福哥儿的父亲已经不再那么拘谨了,杜奕衡跟他开些玩笑,他也能憨笑着接上两句,再不是开始时候那般言辞窘迫,不知道如何开口了接话了。
因下了雪,担心路滑不好走,所以他们一行走得不快,原本半个多时辰的路程,几乎走了近一个时辰。
福哥儿父母所在的村子,倒是正好在他们从紫霞山回城的路上,不过还有段距离,得走着回去,林氏不放心,点了名护卫送他们夫妻回去。
正好有闲置的马匹,福哥儿父母共乘一骑,反正只一段路,也不必快马加鞭,所以即便骑术不精也不要紧。
福哥儿父亲这一路上跟着他们骑马走了两趟,倒也摸出些许门道,慢慢地骑马带着妻子倒也不成问题。
林氏从扶冬那里接过一个荷包,递给了福哥儿的母亲。
那荷包触手便有硬硬的触感,边角却又似有些圆滑,福哥儿母亲一猜便猜到应该是银子,因而忙推拒着不肯收。
“夫人,万万使不得,给孩子瞧病的银钱,我们还没还上呢,况且夫人叫人留的银钱足够,给孩子抓了药如今却还有剩的呢,哪能再要夫人的银钱。”
福哥儿母亲是真心推拒,而不是惺惺作态。
林氏见识多,这点还是能看出来的。
见多了勾心斗角,眼前这份朴实无华便叫人心下十分感怀,林氏态度强硬地将荷包塞进福哥儿母亲手里,道:“拿着吧,钱不多,就当是我们一家对孩子的一点儿心意了,咱们两家能有此联系,也算是有缘,你也别推辞,眼下年节近了,孩子生病本就需要银钱使,年节里需要花费的地方更是多,哪怕给孩子和家里人添些衣物和吃食呢,也算我一份心意,今日你们夫妻帮了我们家的大忙,我还没感谢你们呢,你若实在过意不去,便只当是为了我们家保守秘密的报酬了,快别再推了,收下吧。”
两次见面,福哥儿父母穿着皆十分寒苦,林氏早知道这家人生活不太好,对他们这样的人家,一句口头的感谢,当真不如银钱来的实惠。
当然了,她这么做,也并不是为了拿钱堵人嘴,而是真心觉得想要帮上点儿什么,添置东西未必合适他们使用,还不如直接给钱来的实惠。
这荷包她一早就叫扶冬准备好了,里面放了两个五十两的银锭,还有些许碎银,再加上一张一百两的银票。
钱其实不多,但对于一般农家来说,着实也不算少了。
林氏之所以给这些钱,也是经过考量的,给的太多,福哥儿一家势必接受不了,就算是接受了,骤然间天降巨富对他们一家也未必有好处,倒不如从别的地方帮一帮他们家。
陆家名下庄子很多,店铺也不少,往后若是福哥儿一家愿意来给她帮忙,她自会安排。
林氏考虑的长远,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若她猜的不错,福哥儿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人出身,怕是选择到庄子上做工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福哥儿母亲本是不肯收下这钱的,但听完林氏一番话后,想了想,最后还是没有再推拒。
她的想法倒也简单,只觉得林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