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154

热门小说推荐

不管方才的事情是真是假,萧良这事,说出去都讨不到什么便宜。

但是陆铮毕竟动了手。

有些时候,动手便落了下风。

杜奕衡就是怕萧良以后借题发挥,再找陆铮什么麻烦,所以才这样说的。

他这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不过,就萧良此人的心计头脑来看,还真就未必能领会他的意思。

萧良倒是真没“辜负”杜奕衡对他的“期望”。

杜奕衡话音刚落,他便推开侍从的手,坐了起来,笑道:“杜兄客气了,这话从何说来,说到底,这事我也有不对,杜兄不怪我,已是给足了我面子,可万别再说这种话,如此岂不显得我们生分?”

杜奕衡闻言,眉心几不可见地动了一下,随后朗笑道:“萧兄所言极是,既如此,这生分的话,咱们就不说了。”

萧良含笑点点头,一副正该如此的模样。

“那萧兄先在这里敷眼睛,今日客多事忙,杜某就先去外面招呼了。”说着,杜奕衡便冲萧良拱了拱手。

他这样说,倒也不是托词,是真的忙得很。

萧良自然也知道,所以便叫杜奕衡先去忙。

杜奕衡走之前,特地交代暖阁里伺候的杜家仆从,要他们好生照顾萧良,万不可再出差池。

奴仆们都明白杜奕衡的意思,遂恭声颔首应下。

杜奕衡这话,看似是在“关怀”萧良,实则却是借着关怀之名,行监视之实。

也不知萧良到底知不知道杜奕衡的真正用意,反正面上倒是挺美的。

杜奕衡出去后,跟诸家公子寒暄了几句,便借口事忙,又离开了。

不过他并未急着回前头,而是先去找了陆铮他们。

四人在清风园深处遇见。

杜奕衡自要将事情的始末问清楚。

陆铮便又将方才与文韬和林子轩二人说的话,跟杜奕衡又说了一遍。

杜奕衡听罢,便拍了拍陆铮,道:“我虽不好回护你,但也赞同你的做法,萧良自诩风流,实则下流,若叫他见了顾家二小姐,说不定还要出什么事,你教训得对,不过,你这情急之下忽然想到的法子,也是叫我佩服,萧良刚才脸都绿了,你们看见没有,哈哈,真是好笑!”

杜奕衡说着,便忍不住笑了。

其他三人听了他这话,想到萧良方才那副见鬼一样的德行,也是忍不住笑了起来。

就连温和如林子轩,都笑得快要打跌。

片刻后,四人止住笑声,同往清风园中心走去。

他们离开的太久,毕竟不大好。

有些必要的交往,躲是躲不过的。

何况杜奕衡今日是主,消失太久,实在说不过去。

杜奕衡回去之后,便与几人分开,去了前面。

陆铮、文韬还有林子轩三人,则与清风园中的公子哥们交谈起来。

都是世家公子,自小所受教育非同一般,表面工夫做起来,竟然也算得上滴水不漏。

这样也好,没人再提方才的事情,倒是件好事。

当然,这也是因为陆铮威名在外,几乎没几个人敢在他面前,明目张胆地议论他之故。

毕竟,像萧良那么胆大妄为的,也是没几个的。

陆铮要真是那么好得罪的,这京里想要得罪他的,都能从南城门口,排到北城门去!

嫉妒陆铮的多了去了,还都能付诸行动么?

也要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能耐,够不够那个分量!

气氛愈渐热烈。

一群少年公子围在一起,品着香茗,吃着精致的小点,说说笑笑,倒也热闹。

后来不知谁说的,光喝茶没甚趣味,要比试诗文对子。

众人一听都觉这主意甚好。

他们都是自小便开始读书认字了,还有不少人,入了国子监,少年意气,都觉得的自己学问不差,自然想要比一比,争个高低。

这种比试,陆铮自然是不会参加的,

不过文韬和林子轩倒是兴致勃勃。

陆铮便在他二人身后,观战。

第168章 开宴

巳时一刻,右相夫人寿宴开始。

宴席摆在清风园,男客女客分坐两侧,中间以绣屏相隔,右相与夫人孙氏坐正中主位。

杜奕衡父子带着宗族兄弟在外侧招待男客,许氏带着几个妯娌和女儿杜婉菁在内招待女客。

绣屏均是紫竹为框,绞纱为面,那纱质地轻薄,细密而通光感,雪白泛光,一眼望去,给人一种朦胧的美感。

若是有人仔细地盯着绣屏纱面看过去,其实还是能看出一些对面的情形的。

不过今日是右相夫人寿宴,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哪个会不知廉耻地,趴到屏风上去看对面如何?

还要脸不要?

显然,这些人都是要脸的。

就连痴迷‌‎‍­​美‍‍‎­人‍‎如萧良,都老老实实、规规矩矩地坐在桌边。

当然,萧良之所以这般老实,大概也有其父德郡王爷那几个眼刀子的缘故。

小辈们之间发生的事情,虽说有杜奕衡出面调解了,但是毕竟当时在场的人太多了,哪能一点儿风声都透不出来?

既然德郡王妃那头都能接到信儿,德郡王爷这里,又岂会丝毫不知?

要说这萧良最害怕的人,自然要属他老爹德郡王了。

德郡王爷在政事上显不出能耐,在“教育”儿子上,可是一把好手。

他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所以对萧良甚为严厉,稍有不对,便要请出家法,棍棒伺候。

萧良自小被他爹揍到大,哪能不害怕。

但是德郡王对儿子再严厉,也抵不过德郡王妃无限的娇宠和溺爱。

只要儿子喜欢的,德郡王妃就没有不答应的。

前些年萧良辱了一小吏之女的事情,就是德郡王妃出面替儿子摆平的。

那小吏一家,后来也举家搬离邺京,这件事,德郡王就一直不知道。

不过,到底是真不知,还是假装不知,众人就不知道了。

按理来说,那件事闹得动静也不算太小,德郡王爷难道真就一点儿风声没有听到吗?

恐怕不可能吧。

还不是也觉得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是最好的结果。

所以才一直都没有出声,由着德郡王妃出面了结了此事。

不过这事了了之后,萧良还是被德郡王爷揍了一顿。

理由是不听他的话,流连秦楼楚馆,败坏家声。

这理由倒也相当,说出去很能服人。

德郡王妃猜到是怎么回事,也就没有劝阻。

萧良自那次之后,消停了很长一段时间。

不过,有些人本性如此,就算一时拘束着,可时间一久,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忍不住故态萌生。

德郡王爷毕竟不能总看着儿子,所以萧良一离开他老子的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