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对于一个国家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拥有一支强大海军到底会为一个国家创造什么样的价值。
遗憾的是,在这方面,并没有人给马汉指导,因为没有前人的足迹可寻,所以马汉一直在黑暗中摸索,一直在荆棘中前行,他就像一个孤独的修道士,孤单的走在追求真理的路上。
直到李牧当面向马汉提出“海权论”。
什么叫振聋发聩?
什么叫茅塞顿开?
什么叫醍醐灌顶?
“制海权”对于马汉而言就是。
“制海权,一个很新颖的名词。”本杰明还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没错,我们只需要把管他那么训练完毕,然后把这支部队投放到哈瓦那——”汤姆还沉浸在李牧的战略构想中。
“是的,我就是这个意思。”杰瑞知道这样做或许可以改变战争进程,但杰瑞不知道为什么,杰瑞也不想思考。
马汉突然扔掉手中的刀叉,一把拽掉衣领上的餐巾,狠狠的扔到面前的餐盘里,说了声“失陪”,然后就起身大步离去。
“这——阿尔弗雷德——”本杰明还想叫住马汉。
“将军,让他去——”李牧看着马汉的背影微笑,很有成就感的举起了面前的加冰葡萄酒:“或许我们有机会见证一位战略大师的诞生,我提议,我们应该为此干一杯。”
“难道不应该是传奇的诞生吗?”本杰明还一头雾水,以为李牧说的是严虎。
“那就是两位传奇——”李牧的笑容充满深意。
本杰明挠挠脑袋,放弃思索这个看似复杂的问题,还是把注意力放在面前的朗姆酒上:“为了传奇!”
这就是天才和常人的区别。
晚餐结束后,本杰明照例告辞,李牧和汤姆、杰瑞到客厅小座。
“对关塔那摩步兵团的训练绝对不能放松,要严格要求他们,把他们当做一支特殊部队来训练,我对他们的要求是,他们中的每个人都要精通骑马、潜水、长途奔袭、射击、格斗、爆破、甚至是暗杀——”李牧的要求高,这完全是对特种部队的要求。
“那恐怕我们要延长训练时间。”汤姆苦着脸应到。
“我给你们一年时间够不够?”李牧宽宏大量。
“一年——我只能说我会尽力。”汤姆不敢承诺。
一年,对于李牧来说,这个标准已经非常宽松,但对于他汤姆来说,这一点也不轻松。
这同样是天才和常人的区别。
第227章 滑翔伞
马汉从第二天开始进入闭关状态,连正常的训练工作都不在主持,埋头完善李牧的“海权论”,幸好还有本杰明顶上,不至于李牧亲自上阵。
李牧趁机把关塔那摩步兵团转移到关塔那摩湾,彻底脱离马汉的视线。
其实这段时间一直都还有华人陆续过来,毕竟连达尔文·安德鲁和瑞利·托因比都服了软,其他保守派没理由也没勇气和李牧抗衡,所以在圣地亚哥,目前几乎所有的华人都在李牧手里。
弄到了足够的华人,李牧也没有理由继续待在圣地亚哥,于是李牧和李博拉他们的一道前往关塔那摩湾,这一次可不是小住即走,而是连办公室也一起搬到关塔那摩。
在关塔那摩,尼尔森已经给李牧准备好了住所,同样是位于军营内的一栋两层小楼,大小和格局都和圣地亚哥的那个差不多,倒是免去了适应过程。
当然了,或许是因为关塔那摩这里比较偏僻,房子的装修程度和圣地亚哥不能比,不过这也不是李牧看重的,对于李牧来讲,关塔那摩也仅仅是个过渡,差不多能住就行。
“我们现在已经有了超过七千名工人,按照您的要求,从关塔那摩到凯马内拉之间的公路已经开始动工,不过我建议我们应该把主要力量集中在关塔那摩镇,哪里已经有人定居,只需要进行适当改造,就会是一座很棒的城市——”尼尔森向李牧提出自己的建议。
客观上说,关塔那摩镇的确比凯马内拉更适合建设城市,和凯马内拉相比,关塔那摩镇的气候湿润,天气温和得多,并没有凯马内拉这么炎热,同时关塔那摩镇周围有面积庞大的种植园,只要充分利用起来,完全可以自给自足,不像凯马内拉这里除了仙人掌什么都种不了。
“现在还不行,古巴共和国和西班牙人正在艾尔克里斯托激战,艾尔克里斯托距离关塔那摩镇的直线距离不超过五十公里,虽然西班牙人现在还没有向关塔那摩方向进攻的意思,但万一哪天威莱·尼古拉乌脑子发热,关塔那摩的人就危险了——”在艾尔克里斯托的战斗结束前,李牧不想现在开发关塔那摩。
“说到西班牙人——里姆,关塔那摩镇的那些法国人并不想把他们的种植园卖给我们,他们甚至组织了一个保安队,声称要用武力保护他们居住在关塔那摩镇的权利,我想,我们是不是应该做点什么——”尼尔森的眼睛里闪烁着危险的寒光,令人不寒而栗。
李牧马上就明白了尼尔森的意思。
李牧知道关塔那摩镇现在有一些来自海地的法国人居住,但李牧不知道那些法国人会如此抗拒李牧的施工队。尼尔森的意思很明显,趁着古巴共和国和西班牙人激战的机会,派人去吧关塔那摩镇给平了,然后把这个锅栽给西班牙人。
嗯嗯,心真黑,不过李牧很喜欢。
“做得隐蔽点——”李牧当然不反对这样的事,如果这样就能赶走关塔那摩镇的那些法国人,这倒是省了不少事。
送走尼尔森,李牧带着严顺和初雪一起来到军营外的山腰上,准备开始第一次无动力滑翔伞的实验。
李牧还记得和本杰明的赌约,时间限定是在今年之内,李牧可不想在曼哈顿果奔,哪怕是在午夜空无一人的大街上也不行。
为了赢得赌约,李牧最初选择的是无动力三角翼,但李牧很快发现,因为材料不合适,无动力三角翼在这年代很难飞起来,因为李牧找不到强度足够大同时重量足够轻的伞骨材料,二十一世纪要做无动力三角翼可以使用航空铝材,但这年头可没有航空铝材供李牧使用,也没有万能的淘宝给李牧做后盾,所以李牧只能退而求其次。
考虑到材料问题,滑翔伞似乎成了最好的选择。
说起滑翔伞,这并不是李牧的原创,从上个世纪开始就有人不断的利用热气球进行高空跳跃,不过他们都是享受使用降落伞降落的感觉,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飞翔。
李牧设计的滑翔伞和降落伞相比,主要的改进是在翼型伞衣上,其实翼型伞衣就是在伞翼上设置一些可以存储空气的大口袋,这些大口袋可以提供一定的升力和压力,这会帮助人从平地上飞起来。
遗憾的是,李牧只知道个大概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