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哭得那么厉害,都不愿意他这个爸爸抱一抱!赵仁文颓唐地垂下了头,难道,他做错了吗?
钱碧芬津津有味地看着,真好,今天的天气真的很好!
赵仁虎无趣地走出了房间。
赵仁龙跟了出来,佯装无意地道:“老三,大勇初中快毕业,他的成绩也不是顶好,你说他要不要继续读下去?”
赵仁虎眼神一闪,“嫂子不是一直都夸他读书能干,是学校的第一名吗?”呵呵,今生还想让他为了赵大勇出血(注:出钱)?
赵仁龙咳了咳,“大勇的成绩是不错,不过想考大学就难了。读个职业学校还是有可能的。你在外跑了那么多年,见识广,你觉得大勇学个什么专业合适?”
“我就一文盲,能知道什么专业?”
“你是我亲弟弟,你有几分能耐,我做哥哥的还不知道?前有刘娟,后有仁英,她们两个都是你弄出去的,现在加上一个大勇,你一定不会推辞吧?”
赵仁虎:……
所以说刘娟当初干嘛要多管闲事,管赵仁英是死是活要不要读书呢。一半血缘关系的妹子都要管,嫡亲的侄子更应该管!有赵仁英做借口,明面上赵仁虎还真不好推辞。
“你放心,只要你把大勇弄出去了,我这个当爸的都愿意靠后,只让他孝敬你!也是时代在变了,如果是前头几十年,我家大勇合该给你做嗣子。虽然现在不兴这些了,但我私心里还是希望你们叔侄亲近些。他是男儿,以后你老了,当为你养老送终。”
赵仁虎勾唇,“嗣子?养老送终?我自有女儿,死了有人埋我呢,大哥不用为我操心。”
赵仁虎早就不是十几年前那个耳根软胆子小的弟弟了,这一点赵仁龙心里非常清楚。见煽情不行,赵仁龙换了种口气,道:“总是一条根上发下来的,你们的叔侄关系永远不变。小时候你也最喜欢大勇,有什么好吃的都偷偷拿给他,现做他要长大成人了,没有一个好前程,我看了不忍心,你当叔叔的能忍心?空闲时,劳烦你想一想,寻一寻,能不能给大勇安排一个能直接落户省城的那种好学校。”
“省城?”
“对,省城!”家里的人一个比一个能干,如今的赵仁龙怎么可能看得上小地方的学校,“你们一家还有仁英都在省城,大勇过去了有人照顾我也放心。以后他在省城落户,结了婚成了家,离得近走动起来也方便。老弟,我知道你的能耐,能把仁英弄到省城去,就一定也能把大勇弄去!说实话,大勇现在的学习成绩比仁英当年可好多了,她都能去,大勇如何不可?只要你安排好了大勇的前程,我当哥哥的以后一辈子都让着你!我心里明白,以前的事哥哥做得很不地道,在这里我也向你道一句歉,以后……”
“打住!”赵仁虎打断了赵仁龙,“哥哥如果为了日后好相见,就不要说这种话!”
赵仁龙是个什么人?报复心极强,失了面子一定会找补回来的人,为了以后的安宁生活,赵仁虎都不想继续听他说下去。何况那话可有一字是真心?
赵仁龙好不容易提起来的气一下就泄了,“那你是同意了?”
赵仁虎挑眉,“哥哥,你现在可真是看得起我!既然你都这样说了,也行,我可以帮个忙!除了自己有能干能考过去,省城户口就不要想了。学校嘛,简单,我寻就是,到时候再来找我,我一定给他办到了。”
赵仁龙不甚满意,“你们不是在省城买了房子,把大勇的户口迁到你们户头上也行啊。”
“那可不巧了,我们家的户口都在老家,没迁过去呢。”
赵仁龙诧异地道:“有房子怎么不迁过去?有了户口就有了粮本,免费的供应粮你都不吃?我要是有能力在省城买房子,二话不说就会迁过去!老三,给哥哥说句实话,你这些年到底赚了多少钱啊,怎么在别人眼里理所当然的事情,在你这边就完全不同呢?”
“我没钱,钱都变成土地变成树木了。我花钱都要搞地种,国家免费发给我的地却不要,我脑子又不是有包!说到钱,二哥,我的钱还没你多呢。最近我又看中了一块地,手头紧得很,要不你借点给我?”
赵仁龙怀疑地道:“你怎么可能没钱?”
赵仁虎掏了掏耳朵,“真没钱!摊子铺得大,资金周转不灵。你问我有多少钱,实话告诉你,没钱,我还想向银行贷款借钱呢!”
“真没钱?”
“没有!”
那我心里就平衡了!
赵仁龙款款地道:“这些年生意好,哥哥手里倒是有几个钱。但是我也要周转,还要造房子养儿子供儿子读书,有钱我也不敢借给你。”
赵仁虎适时作出吃惊的表情,“你家又要造房子啦?”
“嗯!推到了重建!我也想造一间洋房,两个儿子成了家都能住进去的大洋房!”
赵仁虎喜悦地道:“好呀,造造造,造大点!造房子好呀!”
造了就你两口子住吧,在里头跑步都行!你儿子以后出息大呢,有撒机会住你的大洋房!
房子造好了,没人住,那才有趣呢。
赵仁龙莫名地觉得耳根一红,哪个龟蛋子又在背后说他!
第三百四十七章 多了一个
娇娇两岁多一点的时候,刘娟终于在万众瞩目的目光中,怀上了第二胎。
腊月三十,赵老头家吃团年饭的日子。赵老头给每个孙辈分了一块钱压岁钱,直把孩子们高兴得跳脚。
翻了年就是九零年,时间过得飞快,改变也来得飞快。农村虽然还叫农村,但农村也变得不像农村了。宽阔的水泥马路穿梭在村与村之间,拔地而起的楼房一间连着一间,冬田中蓄的水波光粼粼,漫山遍野的柠檬树飘香,待到春天花草繁盛之时,可想而知这里会是怎样一幅乡间春日图卷。
腊月三十的日子里,家家户户都响起了武侠电视剧发出的打斗声音,大家对电视机已经没有当年那么稀罕了,都自自在在地坐在桌边涮火锅。
“听说下游要修水电站,国家正安排移民。为了省电费,平时都不敢拉点灯。电站修好了,我们的电费总该降价了吧,等电费降了,我要让那灯照个通天亮,再不过那抠搜日子。不过那些居住在下游河边的人就惨了,背井离乡啊。老三,你也是倒霉,当初干嘛要在河边造房子。不过呢,你有那么多钱,端了房子而已,重新又在村里造个更大的!”
赵老头关切地道:“老三,政府对你家下通知没有,要不要搬家?”
赵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