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青雀你不想去封地吗?”
李泰便是不想,也不会和李元婴明说。他摆出同一套说辞:“父皇去年才病了一场,我要是去了封地,就不能每日见到父皇了,我放心不下。”
李元婴觉得这说辞说不通:“你又不是大夫,便是每日能见到皇兄又能如何?治病有太医,伺候有宫人内侍,陪伴有后宫妃嫔和兕子、象儿他们,样样都不缺你一个。”
李泰不吭声了。
李元婴道:“我要是你,早自己求着去封地了。留在长安能有什么用处,满朝能人都在长安,文用不着你,武用不了你,多没意思!去了封地就不同了,收支自己权衡,用谁不用谁自己考虑,想做什么都很自在,也能锻炼人。反正,我一直劝着雉奴让他早早到封地去。”
这时茶煮好了,侍女恭谨地将茶送到李元婴和李泰面前。
李元婴见李泰不吭声,大致明白李泰找自己说话的原因。
李元婴道:“有人看你被皇兄疼爱就往你身边靠拢,怂恿你做这做那,这些人是看重你本身吗?根本不是!改天换个人受宠,他们就扔开你投奔别人去了。”他哼了一声,“这样的‘朋友’我是不交的,你爱交便交,将来可别连哭都找不着人哭。”
能在长安混出头、立住脚的家族,哪家是简单的?李泰就算把自己的名声推得再高,一旦失了李二陛下的偏爱,这些人铁定会作鸟兽散,指不定为了撇清自己还要回踩几脚!
说实话,李元婴自己都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想法,他可不信李二陛下会一直偏爱谁。
李泰目光沉沉,神色阴郁得很。
李元婴也不在意李泰投过来的不善眼神,他慢腾腾地把自己面前的茶喝完了,才搁下茶碗道:“你不用绕弯子说话,确实是我劝皇兄让你就藩的,我觉得去封地好。”他望着李泰缓缓说出自己的看法,“皇兄肯定也是觉得去封地好,要不然他也不会让你去。他是你耶耶,这么多人里头他最疼爱的就是你。”
话都说完了,李元婴也不再多留,起身离去。
李泰看着李元婴走远,心中又是气又是怒,抬手扫掉了案上那碗没动过的茶。
哐当!
茶碗应声碎裂。
绿幽幽的茶水溅了一地。
去封地好?离开了长安,谁还记得有个魏王?!谁还会觉得他能和太子有一争之力?!
他所有的努力,都付诸东流了!
作者有话要说:
小王爷:不知道为什么,四侄子每天也都气鼓鼓的~想不透的啊想不透~
第105章
李元婴休假两天,又回到国子监积极向学。就跟他和李泰说的那样,靠李二陛下的偏爱靠不住,靠别人的吹捧推崇也靠不住,人只有自己学到足够多的学问、做足够多该做的事,才能好好地在这世上立足。
李元婴拍拍屁股跑国子监遨游学海,外面却掀起了一场因他而起的疾风骤雨。
李二陛下有意让李泰就藩的消息很快传到许多人耳中,有人欢喜有人愁。最愁的自然是悄然站到李泰后头的那些人,李泰去了封地,李二陛下还会像现在这样偏爱他吗?李泰还有希望与太子一争吗?
以前会有人往李泰身边靠拢不是没有原因的,头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李二陛下对李泰的宠爱。文学馆早早给他开,吃喝用度比照着太子的来,前些年还曾让他管着长安城。都这样了,能怪在太子身边占不到位置的人往李泰靠拢吗?
现在李二陛下突然要让李泰去封地,着实打得很多人措手不及。虽说在所有藩王的封地之中李泰的封地最大,李二陛下肯定也会给他选最好的藩弼,可相州毕竟不是长安,离得远了,什么都会变!
可李泰不去封地本就是因为李二陛下的偏宠,如今李二陛下动了念,有什么办法说服李二陛下让他继续留在京城?
还真别说,李泰的心腹之中果真有机灵的,这人给李泰出了个主意,说是让阎氏怀个孩子,先拖个三五个月,再徐徐图之!
李泰听了,觉得有理,便时常宿在阎氏房中。巧的是,当月阎氏的葵水就停了。李泰欢喜不已,第一时间入宫跟李二陛下说起这一喜讯,还煞有介事地在李二陛下面前忧心忡忡:“这孩子来得不巧。”
李二陛下人到中年,自是喜欢多子多孙的,听李泰这么说便皱眉问:“怎么不巧?”
李泰道:“父皇不是正在为我们择日子就藩吗?我听人说头几个月胎位不稳,路上也不知会不会折腾到这孩子。”
李二陛下听了,也有了顾虑,便叫李淳风那边先不用择日子。反正都多留好些年了,不差等这皇孙出生再说!李二陛下还叮嘱李泰:“虽不是头一胎了,但也要多注意些。”他让李泰且先回去,不用担心皇孙的事,还赏了李泰许多东西让他带回去。
李泰高兴地回到府中,与阎氏说起他们不用去封地的喜讯。
阎氏等李泰说完话离开后,轻轻地抚着自己还很平坦的肚子出了神。
直至李小圆球拿着块点心跑过来奶声奶气说“吃,这个好吃!”,阎氏才回过神来,她伸手把李小圆球揽入怀里,张口吃了李小圆球喂来的点心,夸道:“果然好吃。”
李小圆球很高兴。
阎氏笑容里带着忧虑。
哪怕枕边人并没有和她说什么,她还是隐约能感觉出他的打算。原以为去了封地便可以远离这一切,没想到李泰会把他们没出生的孩子也算计上。
只希望一切都安好。
……
李淳风本来肩负着提魏王择算日子的要任,上头来消息说不用挑了,李淳风还有点纳闷。跟人一打听,才晓得魏王妃有了身孕,李二陛下担心折腾到皇孙,要延后李泰就藩的日子。
李元婴休沐日时也过来和李淳风说了一嘴,说这事是他和李二陛下提的,叮嘱李淳风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别弄个又是风又是雨的,到时不是耽误启程,就是让李小圆球他们吃苦,那样都不好。
知晓李泰就藩的日子要延后之后,李淳风叹了口气。
李元婴做的这事固然是为李家的皇子皇孙们考虑,却也不是人人都领情的,李泰没走成,必然要反咬一口,咬得不狠都对不起他这段时间起起伏伏的心情。
李元婴都能看出来的人,其他人难道看不出来?只不过谁都有私心,有的在观望,有的在挑拣,有的则是压根不想掺和,谁会那么没心眼直接把话往人家亲爹面前说?疏不间亲啊!
李淳风与李元婴年纪虽然相差二十来岁,在许多事情上却颇为投缘,说是忘年交也不为过。得了这样的消息,李淳风琢磨了一会,叫人往董小乙那边递了个信,让董小乙那边把李泰暂不就藩的事传给李元婴。
李元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