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很现实的,人们记得住状元,却往往会忽略榜眼。
隆庆五年张元忭榜的榜眼姓刘名瑊,苏州吴县人,同样也是鼎甲堂里的一位编修。三年才取中三百多位进士,其中头三名里的第一第二名都出自一个组织,这无疑会给人带来极大震撼。所以徐阶亲笔写了“鼎甲堂”三个字,找名匠刻匾、漆金,鞭炮游城,大大方方刷了一把脸,然后挂了起来。
鼎甲堂就设在升湖书院之中,这里的学子都是冲着科举来,眼看着这块金光四射的匾额挂了起来,得知这里面走出了一位状元、一位榜眼,以及数位进士,各个热血沸腾,好像下一个状元就是自己的了。
徐阶又找王世贞写了一篇记文,叫工匠刻成碑,立在鼎甲堂前。徐元佐通篇读下来,觉得文笔果然漂亮,说不定日后还会收入教科书。至于鼎甲堂,日后肯定会成为松江名胜,也或许会成为大学,世世代代开下去。
徐阶在编书之初并没有想到自己无心插柳柳成荫,笼络了这么多进士来帮忙。徐元佐也没想到徐阶慧眼识人竟然厉害到了这种程度,随便挑一挑就把江南进士搂了一大把。
这一方面说明江南文风的确兴盛,知名士子绝非浪得虚名。另一方面也说明学问果然是要互相刺激方能增益,说不定这些徐元佐背不出名字的进士里,就有徐元春那样原本不在榜单之中,却因为来此游学、编书,增进了学问而高中的士子。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360lele.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