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到了麟德二年十月。
这一年天下安宁,风调雨顺,粮食获得了大丰收,一斗米的价格只有五文钱,麦豆之类的粮食在市场上都不值得买。
这样的丰年对于封建帝王来说,绝对是一件大书特书,全民庆贺的大好事,而对于欲图让声名更加显耀天下的武后来说,更是难得的机会。
所以,武后便以此为契机,重提旧事,向高宗上书,请求封禅泰山。
武后的这个提议立刻在群臣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快便有群臣进行响应,许敬宗、王德俭、袁公瑜、侯善业等武后一党大臣也都闻风而动,追随武后上书高宗。
只不过高宗对此却没有作出表态,毕竟他也有自知之明,认为自己这点本事不可能比得过父亲太宗,而以太宗之赫赫声威,都没有封禅泰山,自己如果就这样去了,岂不是会惹人耻笑?
可是这时候,请求封禅的奏折却是雪片一般的传上来,在武后上书的第二天,司礼太常伯(礼部尚书)、同东西台三品刘祥道向高宗上书,请求封禅泰山,之后高宗提拔起来的那些老臣们也都附议,这令高宗那本就有些蠢蠢欲动的心更加活络了起了。
又过了三天,高丽王高藏遣子福男来朝,称颂高宗盛德,并献上礼物。这时群臣便乘机劝高宗封禅泰山,高宗在众臣的称颂之中也感到有些飘飘然了,于是答应到泰山封禅,于是下旨,以司空、英国公李勣,少师、高阳郡公许敬宗,右相、嘉兴县子陆敦信,左相、钜鹿男窦德玄为检校封禅使,负责封禅相关事宜,又下令宗室诸王于十月底到东都集合,诸州刺史都督于十二月到泰山脚下集合,但是“缘边州府襟要之处,不在集限,可以晚来一些时日,当时武氏四兄弟除了武承嗣之父武元爽被贬到边疆,动身较晚一些,武元庆病死振州之外,其他两个听闻消息,就开始展开了积极的活动。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360lele.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