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和封听云,他坐在马车里,惴惴不安地躲开了初入江湖的第一波腥风血雨。今年他已经及冠,心态还是像个少年人,丝毫没有成熟的预兆。
“一点儿没长进,再这样下去我连自己都管束不了。”柳十七有气无力地抖了抖缰绳,马儿撒欢向前去追封听云的坐骑。
“对了,”封听云坐在马上,忽然对他说,“此前同师父通信时,她曾交代如果这一趟有惊无险地回去,就亲自教你六阳掌。但那天在西秀山,我见你已将‘大光’一式融会贯通,只是靠行舟教你背的总纲吗?”
柳十七不知他怎么突然问这个,下意识地点头,又纠正道:“解师兄没教过我,是他在背的时候我自己记下来的。”
小孩子的骄傲,他满以为封听云会表扬两句,岂知对方似笑非笑地一勾唇,转移话题道:“如此也好,省去师父教你叩关之法,我就代劳了。”
柳十七听出封听云有要紧事告诉他,连忙挺直了脊背。
“六阳掌主六阳经,是为三脉真气聚于生死窍,洗阴为阳,再借力而发……”封听云侃侃而谈,将当中利害阐述一遍,话锋一转道,“关键在于‘引而不发’此处,师父并未修习六阳掌,目前集大成者我见过的,除了师祖王乾安,就是盛天涯——行舟都差一点。”
柳十七眨了眨眼:“师兄,你不曾修习吗?”
封听云:“我天生脉走三阴,普通纯阳心法还好,但不可贸然修习六阳掌,否则会像左念那样……因阴阳失衡走火入魔。师父教我北冥剑,又铸了洗尘剑为我压制,如今已有大成,不必多做无用功。”
柳十七听得懂了个大概,莫名地被小蓬莱中那道机关棋局抢占了注意力,问道:“我们望月岛上从冰室到清风亭的迷阵,是师父布下的吗?”
“那就不是了。”封听云思虑片刻,“我幼时同王师祖是很要好的,那时候迷阵的树已经长得很大,想来还要在师祖少年时,它就已经完成了吧——你也别总是‘迷阵’‘迷阵’地叫,阵法也有名字。”
柳十七:“名什么?”
封听云浑然不觉小师弟音调有变,得意道:“叫‘蓬莱秘境’,是嘛,望月岛地处东海,与传说中的蓬莱仙岛相比不遑多让。”
他没注意到柳十七的脸色一瞬间白了,催马向前几步,忽又扭头道:“不过你这么一提,我却想起了一桩经年旧事。小时候有次我差点迷失在秘境中,师祖把我抱了出来,开玩笑说,‘我以前也同你走过一样的路,可惜救我出来那人已经不在啦!’”
柳十七:“哎?”
封听云:“我问他,‘救你那人是谁?’,他说,‘自然是我的师父,望月岛今日局面全都拜他所赐’……你别看望月岛一派世外的样子,实则传到师父手上,才仅仅三代。师祖的师父应当就是祖师爷了,他叫——”
即刻呼之欲出的名字卡在了喉咙,封听云张了张嘴,僵硬地愣了半晌,叹息道:“我忽然想不起来了,奇怪……前不久还提到过此人……不过没事,你若真的好奇,待我们回去问问师父就行。”
柳十七一瞬间突然失落:“哦。”
话题瞬时铺展开,封听云见他神色,斟酌良久,突兀地没头没尾道:“十七,师兄问你一件事——只是假设——如果你有天忽然发现,你以为自己走的正道在所有人眼里都是歪门邪教,你怎么办?”
这话问得颇有玄机,封听云说完,先自行紧张起来。
柳十七略抬起头看了他一眼,他生了张覆舟唇,唇角弧度天生下撇,但凡没笑容看着就不太高兴,仿佛随时都有烦恼。此刻那双眼中的无辜神色更是徒增几分冷淡,看得封听云忐忑不安,几乎立刻后悔问了这话。
过了半晌,柳十七才道:“你们这些人真奇怪,一个问我倘若恩人是仇人怎么办,一个又问我正道是邪教如何自处。恩仇倒是既定事实,但正邪是谁写的规矩?我走自己的道,旁人怎么看与我何干?”
这回答带着少年轻狂,说得虽是慢悠悠的,当中张扬却满溢出来。封听云闻言大笑,连道三声“好”,口中做哨声,轻喊一句:“驾——”
柳十七催马跟上去,封听云在双骑并排时一拍他脑袋:“师父没看错人!”
“我也没看错人。”柳十七默默地在心里补充。
这话一出他便无端地开怀,好似就在这条官道上,两人绝尘之时,他愣是因这几句随口说出的张狂话点透了一直以来的困惑:
行走江湖本身就为了逃避礼法拘束,活一生逍遥自在,如果再瞻前顾后去在意旁人的说辞,怎么能叫恣意呢?我想做什么便做了,我信任谁便信了!
就像闻笛不会害我,我愿信他。
第30章 第二十九章 无人赴约
十二楼的掌门左念因闭关经脉逆行,被发现时已经重伤,三天后药石无医而亡。大弟子郁徵继任掌门,推行掌门手令,恪守孝道,为左念闭山守灵一年,在此期间所有十二楼弟子不得外出闯荡江湖。
这道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飞速传到中原各门各派耳中,引起轩然大波。
人尽皆知,左念几个月前还身体康健,哪有半分走火入魔的前兆?但一联想此前几任十二楼的掌门都莫名其妙地死在壮年,他的逝世便有迹可循起来。
茶馆内熙熙攘攘,柳十七坐在角落,斗笠遮着半张脸,手中茶杯举着,聚精会神地偷听旁边一桌的几个人闲聊。
“四大高手现在只剩三大,哎,你们说,还有何人能顶上左念的位?”
“得了吧,那都是多少年前评的,绿山阁换了当家人之后这张所谓的高手榜就再也没更新过。石山道长避世,段无痴当年一战成名后就没在中原出现了——依我看,这天下称得上绝世高手的,也就剩一个席先生!”
“说到席先生,清谈会你们都知道么?十二楼有个年轻弟子在他手上走了几十招!如果席先生没放水……后生可畏呀。”
“还有那个不知道何门何派的小子,接下席先生一剑,真乃少年英雄!”
茶杯轻轻被搁在桌上,柳十七听见他们说这些,几乎有了点恍如隔世的意味。短短数月,他却已经过两场巨变。
江南的春天来得早,他们刚进入余杭城内时,下了一场小雪,如今雪一化,天边急匆匆地放了晴。此间侠客众多,走在路上十有□□都身佩刀剑,清谈会余波未散,茶馆内聊起这些事的不在少数,柳十七却无暇再多听。
一人裹挟着潮湿的雪水走进来,坐在柳十七旁边端起另个茶杯抿了口,低声道:“行舟没来,他出现在过此处吗?”
柳十七摇了摇头。
封听云故意挑在这个热闹的地方碰头,一来怕解行舟那边出了变故,他们可趁乱逃走,二来此处离渡口很近,会合后能赶在最后一趟前往苏州的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