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了。
“不可能,”他深吸一口气,瞥了眼龙椅上的人,才接着道,“恕本王直言,就算常大人通了敌,武安侯也不会,大凉安定时你们都没念过他的好,现在他身处险境,你们一个个都来落井下石,可真的安的‘忧国忧民’的心呐。”
常大人胡乱地擦了把手心的汗,强装镇定道:“宁王也知道蛮人手段残忍,武安侯也是普通人,万一熬不住呢。”
萧行衍突然就红了眼眶,“原来常大人还知道我兄长的处境,他还在苦苦坚持,你就在这扰乱民心,该当何罪。”
林尚书也站出来,“微臣也认为常大人居心叵测,武安侯肝胆忠义天地可鉴,怎么能让这种人污蔑。”
傅程冷哼一声,也跟着道:“老臣觉得这种扰乱朝堂的人实在是可恶,还请陛下严惩此人。”
常大人“扑通”一声跪下了,“微臣也是太过担心侯爷,陛下明鉴。”
“既然如此,”皇上语气平淡,“常爱卿还是去浮光寺为武安侯祈福吧,带着家眷一起吧,想必有了常爱卿的真诚祈祷,武安侯会平安回来的。”
常大人面如死灰,“谢陛下隆恩。”
沈志没他们想的那么惨,相反,蛮人好吃好喝的招待着,除了赫尔每天定时来烦他一通,平静的让他差点忘了还身陷敌营。
慢慢的,沈志发现他们换防的规律,丑时是最松懈的时候。
这天上午,赫尔又来了,脸上挂着讨好的笑。
“不知在下的提议,侯爷思考的如何了?”
沈志的回答只有简单一个字,“滚。”
赫尔并不恼,“我们可是拿出了十分的诚意,大凉的皇帝有什么好的,能让侯爷为他们这般卖命。”
“哼!”
“您的父母是被大凉的皇帝害死的,当时在下也在京城,亲眼目睹了将军府的惨状,您的哥哥,那么小一只,尸体蜷缩成一团。”他说着,露出虚假的同情。
“还有长公主,她还怀着身孕,大凉的皇帝不知道,您应该知道,那个孩子被人救了。”
沈志还是不说话,只是越来越急促的呼吸和颤抖的嘴唇出卖了他。
赫尔眼中划过一抹得逞的精光,继续说:“这么多年,大凉的皇帝又是怎样对您弟弟的。”
“够了,”沈志打断他,额头上青筋暴起,声音嘶哑, “滚出去。”
赫尔见计谋得逞,也不逼他,识趣地退了出去。
夜里,一颗小小的砂炮透过营帐缝隙飞了进来,撞在桌腿上,发出不大的声响,并没有惊动外面的人,沈志悄悄收起了炸出来的纸片,有些破损,但不影响上面的内容。
接下来的几天,不断有砂炮扔进来,沈志把他们拼凑起来,是一张蛮人的防御图,还标记着逃跑路线。
几天后沈志扭断了守卫的脖子,逃了出去,等赫尔他们发现带人追过去的时候,叶北辰早已带了人在关山等候多时。
作者有话要说:我终于终于凑够一章了,这两天回学校,更新来不及交,艾丽要毕业了,回来再浪几天。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气势汹汹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1章 冠冕
西北的捷报还未传入京城, 京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 大到足以能够撼动皇位的程度。
一个满身是血的人倒在了浮光寺的后山上,清晨的时候被扫地小僧发现。
当天晚上那人才醒过来,挣扎着要见悟尘大师, 还一副生怕别人看见的样子,总之神神秘秘的。
那人自称叫齐书云, 哆哆嗦嗦地从怀里掏出带血但包的严严实实的东西出来。
悟尘看清那东西后长叹一口气,“齐施主暂且在寺里养伤, 这么危险的东西就交由老衲保管。”
齐书云正有此意,虚弱地道:“多谢大师。”
悟尘垂眼,“阿弥陀佛。”
齐书云神情悲戚, “这东西是家主几年前要小的保管, 这几年一直无事发生,不知道为什么,上个月开始就被人追杀, 小的实在好奇, 才打开来看,原来我齐氏一族惨遭灭门竟是因为这个。”
“施主听老衲一句,”悟尘声音不徐不疾, 和清晨寺里撞钟的速度差不多,“如今大凉正是多事之秋,这这东西定会引起大凉内乱,就当这东西从未存在过吧。”
“可是……”齐书云红了眼眶,不甘心的道。
“齐施主, ”悟尘把字咬的十分有力,打断了他,“逝者已矣,老衲会为他们念经超度,如果这东西被世人知道,不知有多少生灵要被涂炭。”
齐书云身上伤重,没什么精力,不再坚持,“有劳方丈了。”
这种烫手的山芋,悟尘自然没打算留着,只是还没等他销毁,就被常在清发现了。
浮光寺每逢初一十五有不少善男信女来上香,这天也一样,天依旧清澈,浮光寺的钟声依旧让人心情舒缓。
当常在清拿着那封太始帝的遗诏出现时,今天又注定不会平静。
常在清先是慷慨激昂地读了太始帝的诏书,上面还有传国玉玺盖章,随后泣涕如雨地缅怀起老王爷来,其实他一点都不老,薨的时候也才三十九岁。
常在清又捶胸顿足地道出了另一件惊天秘事,“当年宁王击退蛮人,回程的路上遭遇伏击,是先帝受益安国公泄密的。”
他抹了把眼泪,“常某曾随武安侯彻查安国公,安国公说自己是奉命行事,结果没几天就被侯爷斩了,老王爷,常某对不起您啊,现在才敢将这些公之于众。”
人们先是惊讶、错愕,继而愤怒起来。
常在清看火候差不多了,向大家提起了一个人,于是仅仅几个时辰,常在清就窜动了民众,不少大臣也参与其中,有些地方的守城军也参与叛乱,纷纷要求萧执让位给萧行衍。
萧行衍知道的一点都不比萧执早,听石林说完后,被茶水呛到了。
“咳咳,皇上怎么说?”一通乱咳之后,萧行衍连忙问道。
石林支支吾吾,“皇上让陈将军带领守城卫镇压,召集了太始帝传位时在场的大臣议事。”
“傅程和文海呢?”
“王爷放心,傅大人声称自己亲眼看到始帝传位给先帝,至于文大人,也在拥护陛下。”
“那就好,”萧行衍松了口气,分析道, “我总觉得有一双手在背后推动这件事,不然怎么会发酵地这么快,这才不到一天时间,各地守城军就叛乱了。”
此时宁王府外面聚集了不少大臣,他们是拥护萧行衍的,京城里的百姓想起了老王爷,有的也参与进来,一时间,萧行衍似乎成了众望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