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口道:“王爷,吃药了。”
萧行衍放下书,端起碗干了个底朝天,顺手把碗给了何管家,“喝完了,老何,告诉厨房,明天不用煎药了。”
老何一脸严肃,“那可不行,王爷身子亏了,得补。”
萧行衍,“我都喝了两个月了,大补了。”
何管家死活不松口,别看萧行衍现在没什么事了,两个月前他可是在鬼门关走了一圈,足足昏了七天七夜,醒了之后,也是死气沉沉的,在太后宫里养了一个月的伤才回府。
萧行衍无奈,只得让步,“那明日让苏太医来一趟,他说还需再喝我便喝,如何?”
老何想了想,又见他脸色似乎比先前红润了些许,就同意了。
第二日何管家早早地差人去宫里请来了苏太医,苏太医手指在萧行衍腕上搭了片刻,道:“药可以停了,只是王爷这次伤了肺腑,需静养些时日。”
萧行衍,“有劳苏太医了。”两个月前,他被拖到午门,受了八十庭杖,他能感觉到,那位是真的想趁机打死他,伤到内脏是肯定的,刚醒的那几天,喘口气都觉得疼痛难忍。
苏太医又交代了几句,才起身回宫,萧行衍让石林把他送了出去。
他不禁自嘲,自己命到底是有多硬,又从那人手上活下来了。
没几日,京中传言萧小王爷之又打房里人的嗜好,据说有人看到从宁王府上抬出一具尸体,死状凄惨,身上都是鞭痕,于是京中的姑娘更不愿嫁给萧行衍了。
其实本来萧行衍是有不少倾慕者,他本身长得好看,又是天潢贵胄,重点是嫁过去不用侍候公婆,又无兄弟相争,不过这几年萧行衍臭名昭昭,姑娘们避之不及。石林告诉萧行衍之后,萧行衍摔了手边的琉璃盏。
萧行衍咬牙切齿道:“文成倒是能编故事,不做说书先生真是屈才。”
十一月,叶北辰进京为质,他一点儿没有当质子的自觉,半个月不到就与几个有名的纨绔子弟建立起深厚友谊,包括萧行衍。
人们都忘了,叶北辰是老镇南王亲手带出来的,才十九岁,在军中威望很高。
“他倒是聪明,”萧行衍想,“知道那位忌惮他,故意掩了锋芒。”
二十五,萧行衍每月一次例行上朝的日子,皇上念在他年幼,又听不见,上朝这种事就由着他来。
萧行衍出门之前特地穿上了一年穿不了几次都棉衣,伸了伸手,发现有些短了,不知不觉中,他已经长成七尺男儿。
“王爷要不换一件?”何管家见他手腕露出一大截在外面,“前个儿陛下赏赐了一件狐裘,要不披上吧。”
“不用了,崔姑姑会给我做衣裳的。”崔姑姑是太后身边的老人。
朝会上吵的皇上七荤八素,一脸菜色好几次忍住把玉玺扔下去砸傅大学士的冲动,这人怎么脑子这么轴,老是和他对着干。
萧行衍最是清闲,站在最角落,默默地做一个隐形人,反正他是聋子,听不见。
下了早朝,皇上把萧行衍叫去了御书房。
“坐下吧。”皇帝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萧行衍战战兢兢地依言坐了过去。
“行衍,伤可有痊愈?”
萧行衍毕恭毕敬,“托陛下洪福,已经无碍了。”
“你觉得傅大学士家的嫡女如何?”打发了群臣,皇帝的脸色才好一些,明明还不到六十,已经满头白发,看着都晃眼。
“皇上恕罪,臣还没有娶妻的念头。”说着便“扑通”一声跪了下去,还磕了个响头,低着头不起来。
李公公在皇上的示意下吧他扶起来。
“你这孩子,朕又没非让你娶,怎么这么见外。”
“臣不敢。”许是书房里炭盆烧的太旺了,萧行衍觉得有点儿闷。
“你早就过了丧期,也老大不小了,该成家立业了。”皇帝笑呵呵的像个长辈。
萧行衍却是不敢坐了,“皇上,您知道臣的缺陷,哪个姑娘愿意受委屈嫁给臣。”
“不许妄自菲薄,你是萧家人。”
“是。”
“朕也听说了,你也克制点儿,还没成亲就传出那样的事,总归不好。”
“臣知错,请皇上责罚。”说着又要下跪,被眼疾手快的李公公拉住。
“你这孩子,罢了,陪朕下会儿棋。”
“是。”萧行衍坐到桌子旁边,李公公把棋盘摆好。
萧行衍虽然文不成武不就,却下的一手好棋,总算是有件拿得出手的东西。
这盘棋足足下了一个时辰,直到有个小太监来报,说是大理寺卿和叶世子在外面侯着,要面圣。
厮杀的正激烈时被打扰,皇帝脸色并不好看,萧行衍提醒道:“皇上,大理寺卿和世子或许事出有急。”
“嗯,朕忘了你还要去见太后,去吧,”又冲来报的太监说,“叫他们进来吧。”
“臣告退。”萧行衍行了个礼退了出去。
萧行衍出去之后见到了两人,“文大人,世子。”
文海:“请小王爷安。”
叶北辰:“小王爷。”
萧行衍:“二位既然有急事,本王就不打扰了。”
作者有话要说:避雷:主角有点惨。
给主角编一个会说话的理由,嗯,我觉得还挺合理的,让艾丽扯一会。
艾丽成了夹子之耻,只涨了三百,感觉这几天一直在掉收,其实这本书不会很长,60章就撑死了,之所以在33章才入V是感觉自己写的有点水,怕大家花了钱后悔,自己买了个什么玩意。
孤寡艾丽求一波关注,拜托拜托了。
第2章 狐狸尾巴
文海:“王爷慢走。”
文海和叶北辰进去之后先是行了礼,然后开始讲述面圣的原因。
原来文海今天下了朝刚回到大理寺,叶小世子就来了,说是要告江南知府,还带了一对兄妹来。
这对兄妹在江南本是一书香门第王家的公子小姐,那四十多岁江知府看上了他们家的大小姐,王湘不从,江知府竟寻了个由头,将他们全家下狱,这对兄妹是趁乱逃出来的,一路躲避追杀,到了京城,昨天遇到了来杀他们的人,幸得叶北辰相救。
文海觉得此时非同小可,急匆匆地就过来了。
皇上一听这还了得,当即一拍桌子,斥道:“江南巡抚呢,干什么吃的,文海,这件事你去查,给朕查查这个江兆还做过什么,反了他了。李申,传朕旨意,革了江兆的职,押回京候审。”
文海:“臣领命。”
李申:“奴才这就去办。”
皇上:“还有,那个江南巡抚也要好好查一查。”
“是。”
“下去吧。”
“微臣告退。”
叶北辰同文海一道出了皇宫,文海急忙回了大理寺,叶北辰回了世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