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这些日子,基本平安无事,不知道是在暗自防备我又或者是准备对付我的法子,又或者是隆裕与我的关系改善起到了良性的作用,慈禧这些日子竟然也没有什么事情来烦我,便连重话都许久未曾听到过。
翁同龢替我手书的颐和园条幅送过去之后,慈禧十分喜欢,当即找人弄成了匾额,放在褚秀宫前殿,一来定名,二来也有催促工程之意。
而我早早定下的军事革新事宜,由于召见的邓世昌尚未来到,而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亦还没有回音,便暂时停在那里了。至于火器方面的革新,慈禧一日未除,我还不想将来让我的发明被人用来对付我。
父亲醇亲王奕譞的身体出现了恶化的征兆,昨日载洸带来消息,说奕譞已经卧床不起了,家中诸人均是惊慌。我自然也是焦急,所以虽是明知无用,但还是派了太医去诊视。消息也报给了慈禧,慈禧愣了半晌,才喃喃地说过几日去看他。
好的方面也不是没有,载洸年轻,精力旺盛,加之我特意让他随和处事,又有他老醇亲王王子,镇国公的身份,在宫中侍卫里很快建立起了威信,就我所见,载洸的表现很好。
而与邓世昌同时传召的盛宣怀则早早来了,我安排他去山西找一个叫乔致庸的商人,共同商量一下未来大清皇家银行的章程事宜,如果那姓乔的愿意入股,可以给他许诺未来的好处,具体条件就由盛宣怀自己定。当然,如果有洋人的银行愿意合股,也照此办理。但条件是我们要有主动权。盛宣怀自己也是一个经济专家,对于把这件事情做好,我非常有信心。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关闭小说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360lele.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