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腾不出地种辣椒,有的人则是怕被坑没有种。
现在后悔了吧,不过后悔也没用了!
宋新桐笑了笑,继续说道:“现在因为只有咱们这地方种,所以贵,若是以后别人也拿到了种子,咱们的辣椒卖不出价钱了,我也就不会花大价钱收你们的辣椒了。”
“我们懂,就种红薯做粉条是一样的,没人做的时候就卖的贵,很多人做了就便宜了。”
“是的。”宋新桐继续说道:“所以大家可不能将辣椒卖给了别人,别人知道了也大规模的种,那咱们就没银子可赚了。”
“新桐你说得对,我们没那么笨。”
“再说了,咱们和你还签了协议的,我可不想赔钱。”
今年不少人都种了四五亩的辣椒,每家每户至少赚十两银子以上,卖给新桐赚,卖给别人了还得倒贴配给新桐,那可不划算了。
“那我们晒干了送过来。”
“就是就是,我们晒干了送过来。晒干了贵一些。”
一般五六斤新鲜辣椒晒一斤干辣椒,一斤五文钱的新鲜辣椒,五六斤就是三十文铜板,其实还是新鲜的划算一点,不过这些人一听着二十文一斤的干辣椒,就觉得二十文更多了。
“那成,大家随便选择什么法子都成,不过新鲜辣椒要等我把晒谷场空出来了再送过来。”宋新桐说道。
“好。”众人迅速的散去了,谢婶她们才开口道:“新桐,这哪个划算一点啊?”
宋新桐笑了笑,“婶子你们送新鲜的过来吧。”
家里能晒,工坊的大晒场也能晒,工坊那边红薯也差不多停工了,也没有再去外村买了,几乎清江县附近的几个县城的红薯都被几个工坊给刮分完了,太远的也不愿意去运了。
谢婶会意的一笑,“这些人还以为赚了便宜了。”
秋婆子说:“新桐,你咋花这么多银钱收?你不会亏了吧?”
“不会,这个价格我还赚呢。”宋新桐笑着说道。
二十文一斤干辣椒,她卖一两银子一斤干辣椒,本钱不多,划算!
等三十亩的辣椒收完了,晒谷场和工坊那边都晒满了,不停的翻,五六日就晒干了。
等晒干了之后,城郊那边种了五六十亩旱地的辣椒也该陆续收了,再加上村子里的四五十亩地的辣椒,今年多半能卖几万斤的辣椒,哈哈哈,要赚翻!
当然了,这边晒辣椒,另一边的家中也忙个不停,不停在这里剁辣椒,做辣椒酱,请了不少好手,不停的剁辣椒!去年做了五千斤的样子,卖了一些,送了一些,剩下的酒楼里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今年足足做一万斤,因为她有计划再开一家酒楼,所以干辣椒和辣椒酱要多多备着,加了秘制调味的辣椒酱比不加的好吃太多了。
村子里其他人家今年也开始用辣椒做辣椒酱,不再去山上采摘茱萸果了。
到了六月中旬,晒谷场的辣椒就晒干了,宋新桐这边就召集了工坊里做粉条的那些人来剪辣椒取辣椒种子,因为今年早早的停工了,所以宋新桐留他们来干一个月,工钱和工坊里是一样的,三十文一天,也是签了保密协议的。
三十亩地的辣椒,除去做辣椒酱的辣椒以外,再次晒出了七千来斤干辣椒,堆了满满的一间空屋子。
所有人都坐在门槛开始剪辣椒,取种子后的辣椒就放到早就做好的粗布口袋里,一个大布口袋能装近五百斤,立起来能有一人多高。
“夫人,外面有村民人找您。”周氏跑了进来禀报着。
周氏,是五月底,陆云开从县城里采买回来的下人,因为杨树实在忙不过来了,再加上她们八月就要去岭南城,担心陆母一个人在家,所以便去买了一房人回来。
周氏和庄贵是两口子,都三十来岁的年纪,他们还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庄和和庄明,十六岁和五岁,庄明比杨树家的两个小子分别小了好几岁。
一家子是江南那边一户大户人家的家生子,因为周氏疏忽撞倒了主母的参汤,被打了一顿发卖了,被转卖到了岭南这边,机缘巧合被陆云开买下了。
来了半个月,都还挺勤快老实的,暂时没有看出问题,不过还得观察观察,不行的话还得送走。
这几天家里忙,庄贵和儿子们就跟着杨树在外面跑,周氏就在家帮着顾家,刚才给她送东西过来,估计出门的时候就又碰上了哪个人了。
“我去看看。”宋新桐走了出去,看到张翠花正站在门口,一脸笑意的望着她。
☆、第三百七十三章明白人
“有事儿?”宋新桐淡淡的问道。
张翠花讪讪的笑着,“我们家种的辣椒也都红了,家里的院子窄,我想直接送将新鲜的辣椒送过来。”
村子里的人都愿意晒干辣椒,送新鲜辣椒的只有寥寥几户,其中还包括谢家和和何家,还有这两家人的娘家亲戚什么的。
宋新桐猜测是宋家有人给她分析了,鲜辣椒划算吧,“送到晒谷场吧,那边不是有人在计账吗,你直接去就行了。”
“好。”张翠花笑着应下,“新桐,我明年还种你家的辣椒。”
“可以。”宋新桐点了点头,她早就听秋婆婆说了,这半年张翠花和宋大江两口子一直在村东头那边开荒,多半就是想着养半年地,等明年再多种辣椒。
宋新桐有些担心那边那些山地被开垦完了,哎,也不知道他们种不种樱桃,其实种一亩樱桃价格估计比辣椒价格贵得多了。
“那谢谢你了新桐。”张翠花高兴不已,“那我先回去了。”
等人走后,宋新桐便和身后的周氏说道:“你先回去吧,我可能还要晚些时辰再回去。”
“好的夫人。”周氏恭谨的应下,然后沿着青石小道回陆家去了。
宋新桐重新折回屋子里,走到厨房里喝了装了一大杯凉茶喝下去,然后插着腰看着炤房外间的那个小水池子,还有角落搭着的葡萄架子,已经结了好几串果子了,青涩极了,也不知道到了七月里能不能吃。
“姑娘可是累着了?”王氏提着一只水桶走了进来,正好看到她站在门口,“您先歇会儿,奴婢在蒸锅里蒸了一些糕点,您吃一点垫垫肚子。”
现在不过申时三刻,离晚饭的时间还早。
宋新桐的确觉得饿了,走到炤台旁,揭开锅盖,拿了一只红豆糕吃了起来,“王婶你做的很好吃。”
“姑娘喜欢就好,奴婢好些日子没做了,还怕做出来不和您的口味。”王氏说道。
周氏来了之后,陆家的厨房就被她包了,王氏也没有了用武之地。
宋新桐又咬了一口软糯的红豆糕,“你觉得周氏怎样?”
王氏斟酌了用词,“瞧着是个勤快机灵的。”
顿了顿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