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445

热门小说推荐

世的这一回二叔北上,恶了皇祖父。当然,后来朱瞻元更清楚着。那是二叔当太子这个储君位置久了,那是心思浮燥了。

于是。

二叔的手,伸得长了,伸到了军权上。

皇祖父在这一回重病痊愈后,前一世的二叔就是没了翻身的余地。后来,朱瞻元就是在二叔被皇祖父的一些举动弄得失了分寸,意图谋反时,被皇祖父一举拿下。

结果不提了。

前一世,皇祖父活的齐整儿子就二叔一人。

二叔这位置多安稳啊。

想一想,前一世的二叔就是缺了一点耐心。不过,太子这个位置离着皇位就那么一步,一步之遥,多少太子没迈过去啊。

前一世,朱瞻元的二叔朱高就没迈过去。

若不然,哪有前一世,朱瞻元后来登基上位呢。

这一世。

朱瞻元在知道了皇祖父的口喻后,就与亲爹商量了。次日起程,奔赴北边的塞外,去接驾了皇祖父了。

当然,朱瞻元更是明里暗里,给亲爹打了预防针。

“有些人想混水摸鱼啊。”

朱瞻元睁开眼睛时,念叨了这么一句话。

由不得朱瞻元不这般想。

前一世,二叔朱高为何浮燥,就是因为身边太多吹捧的人,这把二叔是给捧杀了。如今朱瞻元亦是在他爹的身边,发现了一些小人的行径。

只是。从古至令,这些小人比比皆是。

奈之如何?

杀一,还有二呢,还有三呢。

利益动人心。

在滚滚的利益面前,杀头的买卖还是有人干的。

更何况从龙之功了。这等一旦成功,恩泽自己富贵荣华的事情,多少想想掺合了一脚啊。朱瞻元这一回,请他爹去面见了皇祖父。

唯什么都不多想。

只尽了儿子的孝心,即可。

“不过,皇祖父圣明无二过。想来……”朱瞻元盼着,他道:“一切会顺利。”

这对朱瞻元而言,就是对他爹的盼望了。盼他爹北上一切平平安安。等待皇祖父回了燕京城坐镇后,又是风平浪静。

朱瞻元不会忘记了。

前一世,他的皇祖父永和帝可是五次北征了草原。

如今,才是正紧的第四次北征呢。

永和十年。八月。

皇太子朱高熙是快马加鞭,五天内就赶到了永和帝这位君父的身边了。

等到了帝王的军帐后。

朱高熙才是知道了,他的父皇是病重了。只是这个消息在军中,目前是被封锁的。朱高熙当时是有些焦急的。

从太医那儿,朱高熙得知道了一些情况。

他的父皇永和帝身体并不太好,这一回,又是在草原上突然染了重病。这也是为什么?皇太子被召来了帝王身边的原由。

这是为了以防万一……

若是万一帝王驾崩的话,帝王身边有皇太子坐镇,燕京城有皇太孙坐镇。这天下就是乱不起来的。

晌后。

帝王醒了。

永和帝刚醒来后,就瞧到了榻边守候的嫡长子朱高熙。

“父皇。”

永和帝醒来时,就瞧见了嫡长子关心的神色。

“你到了?”

永和帝随口问一句。

“儿子来晚了。请父皇责罚。”朱高熙这样一回是真赶路了。说起来,这会儿的朱高熙也是满面憔悴的。

“不晚。”

永和帝回了两字。

“父皇,您是先喝水。”朱高熙听得出来帝王的声音微是吵哑,在搀扶着永和帝半坐起身后,又忙是亲手给倒了温热的开水,由得永和帝饮了一些。

“好了。”

小饮一些后,永和帝把茶盏递回给了儿子。由朱高熙搁回了桌上。

说是茶盏,里面盛得是温热白开水。永和帝在病中,饮白开水最好。以免得有其它的味儿,冲撞了药性。

此时。

父子二人是难得的静静相处。

“父皇,可饿了。”

“儿子让人传来膳食?”朱高熙又是寻问了话。

“暂时没胃口。”

永和帝这些天喝多了药汤,是真没喂口食什么饭的。偶尔吃了些,便是硬撑着的。朱高熙这时候,只能陪父皇永和帝说说话了。

说着说着。

永和帝就讲了决定,道:“班师回朝。”

“朕决定回京城,由你安排记驾之事。”永和帝对嫡长子吩咐了话道。

“可您身体还没调养好……”朱高熙劝了话,道:“儿子陪父皇在此先调养一段日子,待父皇您的病情减轻些,再让御驾南归燕京城,可行否?”

问这话时,朱高熙是挺小心的。

他怕,他说错了,惹恼了君父永和帝。

当然,朱高熙说这话是听进去了太医之语的原由。毕竟,目前永和帝正是病情严重呢,这时候乘马车回燕京城,这不是让永和帝遭罪受吗?

调养的身体好一些,再是让康复些的帝王南归燕京城,那样的话,对帝王的身体是大大的利好。

永和帝当然听出来了,长子的真心关切。而且,这中间长子没私心,永和帝这位帝王更是瞧个明白。

因为如此,永和帝心里挺舒坦的。哪个当爹的,瞧着儿子孝顺,心里都是特觉得窝心啊。

“既然是你的好意。”永和帝想一想,同意了,道:“那就是暂时缓了回燕京城的事儿。”

永和帝是一个乐于听了善意见解的人。

第313章

朱高熙听得他父皇的那和善态度, 莫名的有点暖心。

事实上, 这生病时候的永和帝看待嫡长子的眼神,嗯,倒真是有些心情舒坦的。那等舒坦, 许是在这一刻真觉得有个孝顺儿子继承家业算是一种人生的圆满。

这算不算觉得后继有人,不愧祖宗先辈呢?

永和十四年。

八月中旬。

永和帝的病情已经调养的好了一些。

这时候, 御驾准备南归了。

就是御驾刚刚起程之后的次日,一封燕京城的家书寄来。朱高熙翻看家书看了后, 有些迟疑了。

这消息是告知父皇呢?

还是不告知父皇呢?

最后无论出于儿子的本份, 还是臣子的本份,朱高熙觉得他都不能隐瞒了。因为,帝王生性多疑的。

有时候的好心, 可能办坏事啊。

朱高熙在永和帝这位君父面前, 一直本着的就是真诚之心对待。

这也许不是聪明的法子,却是一个儿子在父亲面前, 在君父面前的坦坦荡荡。至少, 不容易范了原则上的错误。

御撵之上。

父子而人皆座着。

小内侍在煮茶。

瞧着有些闲情雅致的感觉。等待饮了小杯的茶水后。朱高熙把家书递到了君父的面前,态度甚是恭敬。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