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出来,也是一介平民。又留了案底,日后仕途前程也不会如从前顺利。
樊英犯罪的当晚,叶桃跟他在一起。后来出了这么一大推事情,叶桃也是吓得不轻。
当即就被唐家人送回来了,至于那天晚上的事情,她只字不敢提。祖母在气头上,她怕万一祖母知道她当时跟樊家兄妹在一起后,会迁怒她。
其实她当时是故意那样说的,就想伙同樊家兄妹一起骂骂她。可谁想到,樊英胆子那么大,喝了点酒就敢行凶。
她可没让他这样做。
不关她的事。
因为怕樊家的事会牵连自己,所以这段日子,叶桃老实得很。为了讨祖母欢心,她也帮着说了不少樊家的坏话。
立场完全是绝对的,是站在叶侯府这边。
叶榕这个年过得挺好的,因为出了事儿,所以都没跟着长辈走亲串友到处跑,除了跟着母亲去魏家拜年。难得有几日清闲日子可过,叶榕重新提起笔来,作了好几幅画。她最擅景,画的便都是冬日的雪景图。
这日叶榕正坐在窗户边伏案作画,刑氏身边的丫鬟来说:“姑娘,顾家来人了,说是探望姑娘您的。夫人正在接待呢,顾大姑娘在,夫人叫奴婢来唤您过去。”
过年期间,没少人来探望,叶榕就猜得到顾家也会来,都习惯了。
就算心里不想去,但也得应下:“你去跟母亲说,我换身衣裳就来。”
叶榕才换好衣裳,正准备出门呢,自己的丫头蜜饯就探得消息跑回来告诉她。
蜜饯气喘吁吁的,一脸兴奋:“姑……姑娘,嬴王府的两位郡主也来了。带了好些礼物呢,装了一马车,说全是上等补品,生生把荣国公府给比下去了。”
嬴王府?
叶榕倒是没想到,嬴王府的人也会来。叶家与嬴王府,素来无交情的。
那么,嬴王府多半是因为顾家来,才来的。
第30章
嬴王府是本朝的第一个异姓王府, 嬴家更是皇后的娘家。当初陛下还是皇子的时候, 其实并不出众, 帝位原也不该落到他头上的, 陛下是皇九子, 上头好几个皇兄, 当时东宫也是有储君的。
最后诸王夺嫡,相互消耗军力, 几方权势均大大削弱。最后, 是嬴家外戚力护陛下坐上了那个位置。
陛下登基后, 念嬴家军功赫赫, 便封嬴家为异姓王府。
但嬴家是外戚,又军功赫赫手握兵权,嬴王心也大不知收敛,渐渐的, 陛下开始忌惮了。她记得前世的时候,顾家之所以举家受流放之罪, 其实是陛下暗中授予顾家的旨意。顾家并无罪, 是陛下的权谋之术,是以退为进。
论兵权, 虽然散落在各府勋贵手中, 兵权并不集中, 但,满贵京城内,论军力, 除了陛下的御林军,便是嬴王府的嬴家军与荣国公府的顾家军了。所以,顾家一直都是嬴家的眼中钉,嬴家常与顾家作对。
陛下给顾家下了秘旨,又设计让顾家举家流放。一来,可以让嬴王府放松警惕,二来,也是希望顾家诸爷可以全国各地暗中培植多方势力、财力,以便日后之需。
这些事情她起初当然不会知道,她是真以为顾家犯了罪的。是后来,顾家平反回来后,她从顾旭那里听来了几嘴。
她还知道,嬴皇后并不得宠,陛下心里真正喜欢的人,是宸妃娘娘。只是宸妃福薄,当年生子的时候死掉了。
宸妃得宠,虽死了,但陛下心中一直挂念着她。所以,皇后便憎恨宸妃之子,也就是如今的顺王殿下。
叶榕还记得,顾旭曾与她说过,陛下怕皇后一党戕害皇嗣,怕皇后一党会对皇嗣赶尽杀绝,所以,当年还有另外一位妃子差不多时间也生得一个皇子,但被陛下藏起来了。而那个皇子,如今还流落在民间,被顾家人暗中护着,在十多年后,他才会被认回去。
怕嬴家会为替太子铺路从而斩草除根杀尽其他皇嗣,所以,陛下才竭尽全力送走一个皇子。万一日后真到了嬴家只手遮天的地步,陛下也还能有个筹码在,至少,顾家可以扶植那个流落民间的皇子登基。
对外称那个三皇子是体弱多病、一直禁闭修养,其实,三皇子早不在京内。
这是陛下与皇后的博弈,也是顾家与嬴家的较量。如今虽然面上看着太平祥和,但暗中其实早已波涛汹涌。
离顾家被贬,也没多少时间了。
叶榕轻轻蹙了蹙眉,其实不太愿意多想这些。但又觉得,如今朝局不稳,外戚干政,像他们家这样的权贵,若日后想繁荣昌盛,势必也是要卷入到这些当中去的。
要么举家一世碌碌无为甘愿衰败,要么,就得立在权势中心,左右周旋。
叶榕想,多想无益,左右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该来的,也躲不了。
嬴王府就是故意的,不然怎么这么巧,顾家前脚登门,嬴家紧接着就来了?不过就是想跟着来,故意挤兑顾家。
樊英伤人事件的起因,是在顾家发生的。所以最近最出名的这桩案子,顾家算是牵涉其中,脱不了干系。
刑氏心中比谁都明白,面上却装着糊涂。既是前后脚一起来的,且都是冲着她闺女来的,怎么可能分开接待,这样也太此地无银三百两了。
所以刑氏觉得,只能暂且委屈自己一下,夹在中间受点苦周旋一下喽。
前头花厅内,刑氏坐在主位,顾大夫人母女与嬴王府姐妹分开落座两边,刑氏早吩咐了下去,好茶好水招待着。
叶榕进来,左右请了安后,没坐左边也没坐右边,而是选择站在了她母亲身边。
嬴家两位郡主只顾喝茶没说话,顾大夫人先开口说:“你可好些了?原该早些时候就来看你的,可巧过年忙,没腾出空来。”
叶榕欠了下身子,忙说:“多谢夫人关心,已经好多了。”
那边嬴凤郡主搁下茶盏来,看向叶榕道:“可巧母妃这些日子不舒服,不能亲自来。母妃便叮嘱我代她来瞧瞧你,也带了些补品来,还希望大姑娘收下。”
叶榕又转身朝向嬴家姐妹,依旧一福身子以示感谢道:“多谢王妃娘娘关怀,榕儿何德何能,竟能得娘娘关心。也多谢两位郡主挂念榕儿,还亲自来探望,榕儿在此谢过。”
嬴凤却笑着道:“大姑娘客气了。你我从前虽不多亲厚,但到底是各种宴会上见过多次的。你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但最擅书画,我一直记得。对你,我十分欣赏,也早就想与你多多亲近一些。”
嬴凤其实比叶榕还小一岁,过完年才十四岁,面上尚有稚气。不过,她气度不凡,说话也老成,稳重得倒像是十七八岁的大姑娘。
也难怪,王府里的郡主,贵女圈的第一人,也是未来的太子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