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寻我便是。”
刘备心叹一声,他也没强求,这一天,他多少也摸到一点吕文媗的性子,也懂得见好就收。
“子龙可不能拒绝,你我三年不见,当秉烛夜谈才是。”
赵云见刘备对他的看重,还有这份好客的热情,他表面上看似冷漠,其实最是受不得这些,当下推拒不得,持枪应下。
“大哥,我和子龙说好晚上”
刘备看了吕文媗一眼,说道“子龙一路风尘,吕先生也刚至小沛,甚是繁忙,你便是好武,也当听她们二人意见才是。”
张飞觉得很有道理,大哥总不会错的,他豪爽笑道“也是某思虑不周,今日你们先休息休息,明日再商谈时间。”
吕文媗已然听到刘备要和赵云秉烛夜谈,也没想打搅,她点了点头,至于赵云,更是没有异议。
吕文媗去了她租住的宅子,宅子被看护得极好,吕文媗过去的时候,还发现有四个士兵还在当职,这些是张飞的人,吕文媗也是承情了。
宅子是小两进,还是热闹的东市里头,吕文媗早就安排好了,前面的一进用来做酒铺子,后面留着住人。
经过两月,长寿酒似乎越来越香醇,味道也更好了。
吕文媗喝了一小壶,还是很怀念的。
等到这宅子收拾好后,就马上贴上招工的牌子,而吕文媗又去找了一家瓦罐工坊,定制了一批大中小的酒坛。等她回了宅子后,有些尴尬,时间过去也有小半个时辰,这东市人来人往很是热闹,却无人驻足等着过问。
吕文媗扫视了周围,发现过往的百姓对招工的牌子视若未见,里村常有壮年劳动力进城做工,城里本身也很多人在找差事,吕文媗就发现刚刚路过的一个壮年人就舔着脸地去问她旁边酒楼的小二是否缺人,还给那小二塞了一个钱。
难得她开出的五百钱一月的价格低了
她记得很清楚,原身身边的大丫头的月钱也不过二百钱,这年头,士族的下人都比庶族体面,所以,这个月钱真不低了。
她皱了皱眉。
最后,她把牌子收了起来,然后转身出了城。
吕文媗一出城,刘备就知道了,他有些担忧,随后听到禀报,他有些不高兴,关羽见状,就直接问责看护吕文媗的什长孙骝说道“安排几个机灵点的去吕先生手下做工,这点小事,还需要大哥做主”
孙骝立刻请罪。
刘备温声说道“没事,吕先生是陶州牧的义女,但凡她有所求,只要不是有违常理,你们就都直接去办,需要的账目和人手,若有不足,尽可以来府中账房支取。”
孙骝心中微松,主公果然是天下最仁义的主公。
“卑职明白,日后定当安排妥当。”
刘备点点头,说道“下去吧。”
孙骝这才下去,刘备看向关羽,说道“现在有不少人都在找吕先生,二弟你有空让三弟提醒一下吕先生,若是她不想现在引来陶州牧和曹操,能在外头避着一点就避着一点。”
关羽完全明白。
自从这位吕姑娘要和他大哥合作,不是吕姑娘和陶谦打算好了,就是吕姑娘并不想认陶谦为义父,后来仔细考虑,若有这等救世大名,陶谦的本性是不可能放出来,就为了给他大哥安排一枚监视的棋子,这样收益并不大。
牛头山吞并,而且还是吕先生一个姑娘家弄的,能成什么军,军队吃的事练兵之术和统兵之术,一个人的武功再强大,能练出来的一顶多是几个刺客,而成不了军。
再说,徐州军和丹阳兵的战力,关羽还真没放在眼里,这样的军队让他正面交锋,三千能打五千。
所以,关羽猜测吕姑娘是不想认陶谦为义父的,毕竟他也亲耳听到她生疏的喊陶谦为陶州牧。然而陶谦已经昭告天下,在天下人眼里,不管吕姑娘认不认,名分总是存在了,陶谦若是知道吕姑娘的下落,定然会派人过来接人。
届时,他和大哥也没有任何立场留下吕先生。
吕先生此次给大哥的东西事关重大,关羽当然清楚若是成功,会给大哥的大业造成多大的助力,所以,他是极其支持他大哥的。
“我亲自去和吕姑娘说,三弟怕是说不明白。”
刘备摇了摇头,说道“三弟看似鲁莽实则心细,他知道轻重,我看得出来,吕先生对三弟的观感颇好,而且三弟和她以朋友相交,更好说话一些。你我过去,到反而是说教了。”
关羽听刘备这么说了,他哪能再说什么,他点了点头。
“也不知她去城外做什么”
刘备问道。
关羽也完全想不到,毕竟还算陌生。
“大哥该回宴上,我多注意几分。”
刘备点了点头,吕先生重要,子龙也重要啊,他也算是试探出来了,子龙此次不过是顺便过来一见故人的,并没有投靠的意思,这下他就头疼了。
正直日中,吕文媗到了小沛城外的流民营地里。
小沛城外也是有流民的,刘备仁义,在城外开仓放粮,所以,小沛城外的流民表面上很祥和。但是开仓放粮,也没有叫流民吃饱的理,因为粮食不多,所以,只能让城外的流民不饿死而已,流民营地是非多。
虽然不会饿死了,但是他们的眼神也是麻木的,流民也是有脑子的,如今下邳的刘州牧仁义,但是钱粮也就那么多,他们很清楚不可能永远这么供应下去的,更何况,因为这个消息,来下邳的流民越来越多,一旦钱粮多了,下邳迟早会停止供应。但是,他们又有什么办法,他们舍不得走,走了就会饿死,不走至少有活路。
吕文媗叹了一口气,看来得尽快和刘备合作,将青菜种下去。
“贵人,给我一口吃的吧。”
吕文媗并没有理会,因为她清楚,这里虽然平和,但是她一旦理会,那些流民依然还是会围上来,便是刘备派来的两个侍卫跟在后头,只怕也挡不住。
吕文媗说道“会算账识字的有吗”
流民们顿时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又是城里的士族过来收奴仆了,大多数人都失望,因为他们挑的不是认识字会算账的,就是挑孩子,还要长得好看。
没有几个人应声。
吕文媗心中微沉,也是,这个年代只有士族才有书籍的年代,庶族要读书认识字,是极其困难的,一万人里头,也就出十个例外。
只要是士族,并不至于沦落到成为流民的地步,当然,吕文媗那是例外,毕竟她父母双亡,家已经散了。
吕文媗正想放弃找个账房,只管找几个伶俐一些的,暂时培养一下。她早就有所准备,然后让跟来的侍卫带过来一些干粮,然后每户分发了下去。
她扫视周围,最后目光停留在干粮落在老母和妻子身上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