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首页

搜索 繁體

分卷阅读90

热门小说推荐

怎么茬儿呢,这丫头连你自己都方着了,呸呸呸。”

冯大爷这话不爱听,这丫头听着这意思,对自己也忒狠了。

“你在这里陪着你哥哥,我出去一会。”

“别出去了,我们回家,我去给成成做饭吃。”

又扭过头去问成成,“你要吃什么,我都会。”

成成其实不难受,吃点东西喝点水就好了,这世界上最好治疗的一种病,就是饿。

他就没见张顶顶做饭,平日里搭把手还可以,但是至于人家像样的饭菜,家里吃不起不说,也不能怪张顶顶不会做。

冯大爷是想着出去给成成买点吃的来着,这会想想也是,回家去做就好了,外面买的贵。

自己一个人,哈哈哈的蹬着车,累的气喘嘘嘘的,成成就躺那里,张顶顶半路上下来,“你们先回去,我去买东西。”

说完不等人见到了,自己就跑了,她看到有人娶媳妇了,家里穷的叮当响,半个鸡蛋都没有,白面什么的都没有。

她看到前面院子里有结婚的,人家吃的喜宴,这片的有钱,都是高门院子的,看着就体面,跟破破烂烂的和平里不一样。

张顶顶就站在门口,有迎宾的收喜钱的,她扯着笑,平日里嘴上缺德惯了,说的话不中听。

但是她好话也是很会说的,琢磨琢磨就是了,懂得又多,“放鞭炮,贴喜字儿。良辰吉日办喜事儿。办喜事儿,庆婚礼,亲朋好友它来道喜。来道喜,同庆贺,一对新人台上站。看新郎,挺拔英俊真潇洒,人见人爱人人夸-”

张顶顶就在门口不进去,她会数来宝,就这么有才华,而且是颇为懂规矩的,她不站在门左边,也不在门右边,站中间,这样的内行人称为梭李不靠,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

你给我我好话连连不断,你不给我,我就要寻晦气了,张顶顶一点也不怕,大结婚的,人家都给,更何况是这样的大户人家。

大红灯笼高高挂,里面亮堂人心善,她就一句一句的,人家主家真的是不差这点,抓一把核桃,“再来一段。”

有门,张顶顶就彻底笑开了,继续来,“大姑娘那个小媳妇儿,结完婚变成了两口子,姑娘变成小媳妇儿,新郎变成小老爷们儿,合计合计要孩子。”

客人在当院,大家听到这里都叫好,看看,一个行当的产生是总有它的市场的。

数来宝不进门,不在主家吃东西,张顶顶接连来了七八段,什么欢喜说什么,人家最后给了一块钱呢。

“大娘哎,大娘哎,心真善,我打门前走,是腹中空空两股战,观门庭,生个孙儿黄金鲤,金鲤鱼,它跃龙门”

意思就是饿了,人家酒席多,有多买的鲤鱼,直接给了一条,张顶顶喜笑颜开的,给人家道了谢就走了,离开人家门口就急匆匆的往家里赶。

她本来就能言善辩的,词儿多,见识多,加上冯大爷这人嘴贫,还特别会看风水,于是张顶顶耳濡目染的也会一点遣词用句,说的吉祥话,能把你祖宗十八代,往下一直数到你子孙千秋代。

第63章 又是一年高考

但凡是汤水类的, 就特别的养人。鱼汤家里基本上喝不到,没这个技能去捉鱼来吃。

人家都处理好了的,张顶顶就给切成大块了,扔到水里面去,加了葱姜盐,就开始煮了, 烧了一会火,才想起来没放八角大料,又扔进去,盖上盖子就开始炖了。

冯大爷也不懂做饭,倒是会吃,“你这样, 做出来的鱼味道都不鲜美了,早些年我在荟萃楼吃的耗儿鱼, 一个个的跟小耗子一样的,看着不起眼, 但是刺儿少, 清水煮出来的都香的很呢。”

成成听见了, 心想这家里还有个大祖宗, 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爷俩拉着马扎背对着成成呢, 家里不冷的时候,都是在外面烧火的,有个泥巴做的土灶。

冯大爷自己乐了一会, 突然就说了一句,“丫头,赶明儿,爸去乡下收鸡蛋,悄摸的去给人家鸡蛋糕厂子里面送去,能赚几个鸡蛋钱。”

张顶顶就眯着眼睛笑,“行啊,我也去,我机灵。”

“是是是,你机灵,脑子好使呢。”

张顶顶看着成成吃,成成喝汤吃肉,一条鱼就全吃了,能吃的进去的,这么大的人了,说实话,一顿饭好几碗米饭都能吃呢,更何况是些肉菜呢。

张顶顶本来心里怪难过的,她这辈子上辈子,下辈子,就没有去要过饭的,就没有去给人家陪个笑脸的。

本来空拉拉的,但是看着成成起来看书了,自己就乐呵了,“好吃,大家都喜欢我,看到我就给我出。”

“那是人家心眼好,要是遇到刻薄的,给你打出来的。”

“我不怕,我会看人,我知道哪一家人好,哪一家不好,不好的我不去。”

成成看着她靠着桌子,说这话的时候还带着得意,他妹妹啊,无论是干什么事情,都是带着得意的,那么有自信,那么阳光。

身上从出生开始就跟别人不一样,成成知道,她特别的傲气,看不惯的事情从来不委屈自己,我就收拾你了怎么了,你就得罪我了怎么了,他有时候就想,这得靠着钱养着啊,没钱还是受委屈。

就是怪心疼的,他这么大没去要人家一口吃的,顶顶去了,要回来全给他吃了。

他现在就期盼着,期盼着,马上就高考,马上就过年,马上就到了夏天,夏天一到就要高考了。

考上大学了,他家里就好了,不吃家里的饭不说,还能贴补家里。

张顶顶就不去上学了,她白日里就跟着冯大爷一起去下乡,去收鸡蛋,她一个小孩子,提溜着一个小篮子,很精明了,一个是一个的钱,走街串巷的。

冯大爷就去收破烂,他没工夫去收鸡蛋,也不能去跟人家讨价还价的。

因为有同行也在,不方便,所以还就得张顶顶来。

张顶顶这人,要是动起来脑子,别人玩不过他的,这鸡蛋你说人家厂子里面主任哪里都能买,为什么就要你的呢。

还是得有好处啊,她不怕生意做不长久,她就是不赚钱,这年头赚钱还得买粮食吃,“爸,您去明明白白的讲开了。我们呢不赚差价,我们就是跑腿的,这鸡蛋多少钱一斤收上来,多少钱一斤卖给厂里面,我们都不管,一分钱不拿。”

冯大爷瞪大了眼睛,“不对啊,这话怎么茬这是,我们一分钱不要,合着就是白忙活啊。”

“不能够,不能够,我们还是要赚差价的。”

张顶顶这事情,想的特别的清楚,这年头,粮食比钱好用,而且这鸡蛋,乃是平民老百姓能吃到的最有营养的东西了,只要有鸡蛋,包治百病一样的。

老人吃,孩子吃,孕妇吃,坐月子也要吃,的确是

最近更新小说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