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儿年节里,钱宁府上就没断过宾客,收礼直收到手软。
不,如今不能叫钱府了,要改叫“朱府”了——当今收了钱宁为义子,还赐了国姓。
钱宁这机灵的,当天就找了匠人加急赶制了匾额、灯笼,麻利变成“朱府”。
朝臣那边,当然是炸了锅,弹劾的折子一摞一摞往上递。
有直接弹劾钱宁的,如监察御史周广上书:“锦衣卫指挥朱宁本太监钱能奴仆,不宜冒皇姓、称义子,怙宠乱政。”又言宫中番僧乱政,正当逐。
也有站在国事高度谈大局的,如户部主事冯驯上书言七事,在“重儒臣明义理”、“收忠直以作士气”等老生常谈之外,又提到“重赐姓以消嫌疑”、“择宗室以摄皇储”。
这两位素来刚正耿直,非是某些藩王可以用钱帛收买之辈,所代表的,也是朝臣的主流态度。
而皇上的态度呢?
这位老神在在的就往西苑一呆,折子一律留中,几位阁老齐齐过去求觐见,去了几趟才得面圣。
老大人们苦劝一番,结果却是……
第二日,皇上先是“赐义子百二十七人俱姓朱氏”——
其中有宫中侍卫、宦官子侄,又有市井人物,反正是他看着顺眼的,就都划拉到身边收成了义子。
你说他青宫空虚?他就能拿“干儿子”给你填满了!
随后又赐了天梁宫观主天梁子真人度牒二百道。
你说他亲近番僧,他就能亲近一下道人给你看!
Loading...
未加载完,尝试【刷新】or【退出阅读模式】or【关闭广告屏蔽】。
尝试更换【Firefox浏览器】or【Edge浏览器】打开多多收藏!
移动流量偶尔打不开,可以切换电信、联通、Wifi。
收藏网址:www.360lele.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