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快,常玉高兴之余,终于想起二人相聚的目的。
下个月便是五月端午,江亭府有赛龙舟的习俗。
凡是江亭府的人都可以组成舟队,每条龙舟长约十丈,需要水手约三十人。
因为制舟、请人都需要花不少钱,所以这项活动多是商户们参加。
他们一是图过节热闹,二便是为自家商号扬名。
商号扬不扬名焦七不在乎,那些都是杜墨的事,他问道:“既然是赛龙舟,那比赛得了第一会有什么彩头?”
“自然有,往年的彩头是纹银百两或是地契房契。”常玉道。
计算了一下得失,焦七便来了兴致,若是他能得第一,那么他少说能净赚几十两。
常玉今日可是带来了一个好消息,焦七一高兴,便唤门外伺候的人拿酒来。
不到一会儿的功夫,屋子的门被人一把推开,一个人率先走了进来。
听见门声,焦七微微皱眉,待见了来人,他不高兴道:“你们春风阁怎么教育龟公的,怎么这么不懂事。”
“看你面生,莫不是新来的?”
不等焦七的话说完,常玉手里的茶杯便“嘭”的一声砸在了桌上,他腾的一下站了起来,道:“爹,爹,你怎么来了?”
跟在常知府身后的常秋面带愁苦,他将酒和酒碗放到桌上,又瞟了一眼常玉,给了常玉一个自求多福的眼神,便退出房间,顺手关好了门。
上一刻屋门关好,下一刻常知府便横眉瞪眼,指着常玉道:“你个混账东西,老子让你好好读书,你偏偏不听,竟然还瞒着我和你娘跑来这等污秽之地。”
“你简直就是乌龟的儿子,出头难!”
焦七和金钱龟看着将自己都骂进去的中年男人,齐齐瞪大了眼,原来人类当官的竟是这等风采!
在朋友面前被亲爹责骂,常玉的面上也有些挂不住。
常知府年轻时家贫,乃是游学书生,他参与科举的那一年,也只考了个二甲末尾。
如他这般成绩的人,十有八、九是要下放的,熬上个十年八年才有机会升迁。
巧就巧在,他被常玉的娘亲捉婿了。
常玉的娘亲是尚书的嫡女,名唤明卿。她自小淘气,徒有大家闺秀的外貌,却没有大家闺秀的品性。
到了该出嫁的年纪,明卿参加花宴时,贪玩落了水,那一日她落汤鸡的样子被京城不少公子、姑娘看到。
这种不光彩的事,一传十,十传百,京中之人便都知道了。
之后,近一年没有人上门提亲。、
为了不让爹娘操心,明卿便上演了一出榜前捉婿的戏码。
人潮拥挤中,女扮男装的明卿差点被挤到,在危机时她被一个抻头抻脑的汉子扶住,自此二人的命运便连在了一起。
常知府靠着妻家的关系,年过四十便当上了知府,是地地道道的妻管严。
今日发现小儿子进了青楼,又被人认作龟公,常知府一时情急才露了底。
待骂完儿子,常知府又看向一旁的焦七。
焦七紧张的看着常知府,不知他要说什么。
时间好似一下子静止了,就在焦七觉得自己应该为“龟公”一事道个歉的时候,房门被敲响了。
第27章
夜幕降临,春风阁外挂起数盏粉红色的灯笼。
杜墨做了一下午的“皮具店企划案”,若不是冯倾派人寻他,他恐怕会做到深夜。
看着面前的风月场,杜墨眯了眯眼,他整日在酒楼里努力赚钱,没想到家中的红杏竟然偷偷伸进了狐狸洞。
幻想了一下将焦七捉住这样那样之后,杜墨深深呼出一口气,还是先把人定下来吧,否则生气、吃醋都显得苍白。
瞥见杜墨的身影,冯倾自楼里迎了出来,他对着杜墨道:“杜管事别来无恙啊!”
“托冯管事的福,一切尚好。”
见来人,杜墨自怀里抽出几张纸递给冯倾。
冯倾略微瞥了一眼纸上的内容,便笑眯眯的问道:“杜管事,这是?”
“上次酒楼开业,仰仗丐帮兄弟们帮忙发‘传单’,这便当做谢礼了。”杜墨道。
那几张纸便是焦七今日看过的赊账凭证,杜墨想起不知在春风阁内干些什么勾当的焦七,心内复杂,他对着冯倾一揖道:“今日之事多谢冯管事,以后帮内兄弟去酒楼吃饭,一律免单。”
见杜墨爽快,冯倾笑容更真诚,他愉快地说道:“杜兄弟放心,日后我一定会让下面的人继续‘保护’焦公子的安全。”
协议达成,两人互相礼让了一番,便一前一后走进了春风阁。
常秋才从二楼的房间退出来,便见杜墨走了过来。
虽然二人都是为仆的,但杜墨的身份明显要比常秋高很多,常秋刚要开口唤人,杜墨便将右手食指抵在嘴唇前方,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接下来的时间里,杜墨将耳朵贴在门上,把屋内的对话听了个一清二楚。
待察觉到屋内气氛尴尬,他抬手敲了敲门。
突然响起的敲门声好似一场及时雨,缓解了焦七的不自在,他似兔子一般跳将起来,疾步过去开门。
待看见门外的人时,焦七早已忘了自己偷偷摸摸来看女人的事,他高兴道:“你怎么来了!”
焦七脸上的惊喜顿时扫清了杜墨心中的阴霾。
杜墨道:“天黑了,路不好走,我来接你回家。”
不等焦七应声,早已自发坐在椅子上的常知府,左手握拳抵在嘴边咳嗽了两声。
想起屋内的人,焦七的脸又垮下来了,他将杜墨拉进门,又将门关好,唤了声:“伯父。”
“恩。”常知府淡淡的应了一声。
杜墨进来,也只是将三个人的尴尬变成四个人的沉默,屋内再次陷入寂静。
这时被晾在一旁的常玉,突然出声道:“爹,我与小七只是来这里商议事情,没有寻欢作乐。”
“而且,我一点也不想读书,我没有那个头脑,我想从商!”
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低。
听到他的话,常知府的眉头便皱了起来,他与娘子自然是愿意让儿子走仕途,可一想起这次海寇的事,他又有些松动。
在左丘冷等人将海寇一网打尽之后,朝廷派了钦差来江亭府。
知府衙门的经历以及几个衙役都牵涉在海寇案中,已押往京城,准备秋后问斩。
作为一府最大的官,常知府因驭下不严被罚了五年的俸禄。
当官是好,可因莫须有的罪名被抄家斩首的,也不是没有,这次若不是有妻子家帮衬,常知府恐怕不止罚俸那么简单。
看着面前眼眶发红的小儿子,常知府担心儿子的同时,也略感欣慰。
焦七见常知府的面色变来变去,以为他又要骂常玉,为了二人的友谊,焦